第一百五十五章 目的(1 / 2)

让大明重新伟大 月麒麟 2418 字 14小时前

第155章 目的

淡淡的一个眼神,让徐薄顿时低下了头。

他当然知道自己说的是假话,但是问题是,他又能说什麽呢?总不能说,这些学子们就是对陛下您的革新不满吧。

朱佑橙当然也不是为了为难徐薄,他摇了摇头,继续道:「若将这天下比作一家,百姓都称朕为君父,朕便是这家的长者,当年魏徵劝谏唐太宗时,曾说过一句话,不痴不聋,未堪作大家翁,便是此理。」

「大明有两京一十三省,朕既然要做君父,就得把他们都当自己的孩子看,民间父母爱麽儿,不是因为麽儿比大儿优秀,而是因为麽儿比大儿更需要照顾,这次科举改制,也是此理。」

徐溥闻言,也不由有些默然。

他当然明白这个道理,但是,还有一句话怎麽说的来着,板子打在自己的身上才知道痛。

父母爱麽儿是正常的,但是,作为被牺牲的大儿,心中有不忿也是正常的,这中间的矛盾,哪是那麽容易调和的。

就像这次科举改制一样,早在最初提出此事的时候,天子其实就将这麽做的原因解释的很清楚了。

科举的名额向北方倾斜,不仅仅是为了平衡朝堂上的人数,更重要的是,给这些相对落后的地方一个晋身的机会。

这麽做有两个好处,其一是这些地方进入朝廷的机会大了,造反的人自然就会少许多,其二就是,人都有乡梓之情,就像李裕等人会竭力为自己的家乡争取一样,这些地方的人进入朝廷之后,多多少少也都会在各种政策上向自己的家乡倾斜,进一步让这些地区发展的更好,更加稳定。

从统治的立场出发,这两点对于朝廷来说,都是有利的,但在这个过程当中,不可避免的要伤及南方举子的利益。

尽管在朝廷眼中,南方举子损伤的利益,和朝廷得到的好处相比不值一提,但在南方举子眼中,可绝非如此。

他们可以天天喊着忠君报国,但是真要让他们让出科举的名额,那是方方不行的,问就是因为他们真有考中的希望·

这其中的道理徐薄当然明白,但他现在更关心的是,天子似乎真的没有责怪他的意思。

于是,徐薄思付片刻,小心开口道:「陛下的苦衷臣明白,这次科举改制,是为了朝廷,南方的举子们虽然受了委屈,但也是为大局着想,这是没法子的事,陛下心中其实也为难——」」

这话算是顺着朱佑堂的话头往下,但是,让人没想到的是,朱佑堂却摇了摇头,道:「不,朕就是故意的!」

啊?

徐薄的额头上冒出一串串的问号,差点就想问一句,陛下您这是给台阶儿也不下啊朱佑橙见状,微微一笑,道:「朕缩减南方举子的员额,其实不仅仅是为了平衡各地的科举状况,还有另一重用意。」

徐薄顿时精神一振,默默的竖起了耳朵,他的直觉告诉他,马上就要谈到最关键的地方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