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0章 父子相食泪涟涟,娘抱娃娃进狼庄
十月初一,暨远县城。
作为永定府最东边的一个县,这里曾经是张定波和裴伦的兵锋争夺的焦点,因此,它也是永定受灾较为严重的几个县之一。
不过,自从「安北军」来了后,灾后重建,收纳人口,赈济灾民,推动商业丶手工业等等利民措施,几乎短短几天就让暨远县城焕然一新。
「馒头~热乎乎的馒头嘞!」
「汤饼~加了肉的汤饼!」
听着周边小摊的叫卖声,脸色依旧苍白如纸的薛显,几乎以为自己走错了地方。
这还是几日前那个哀鸿遍野,饿孵遍地的暨远县城吗?
为了躲避兵祸,他几乎小半个月没出门,一直躲在地窖里。
直到「安北军」修倒塌的房屋,才将他从地窖里抠出来,他这才知晓永定府竟然又换了主人。
换就换吧,乱世嘛,多正常,但一出来就发现,这世道有些不正常了。
闹鬼了吧?
像是没见过世面一样到处看,主要恢复的也太快了吧?
薛显还来到了「汤饼」摊子面前,看了一眼皮薄肉馅的「汤饼」,他忍不住咽了口唾沫。
地窖里的小半个月,几乎都没吃饱过,就靠着乾粮度日,更别说肉了,而在之前,他也是家境殷实之读书人,肉食可是不缺的。
可是,这真的是好肉吗?
几天前还是大灾之年,几天后,怎麽能改头换面,还出现卖有加了肉的「汤饼」小贩?
薛显有些不信,因此嘴欠的问了句。
「老丈,你这肉,不会是白肉吧?
,老丈明显知晓白肉是什麽,他顿时急了。
「你这书生,怎能平白无故污人清白?我这里哪里是白肉?这是『民政司」衙门赊给我的!」
旁边也有摊贩怕这书生胡咧咧,从而影响了生意,毕竟,大家都刚从阴霾中走出来的,但对之前那段惨无人道的经历还是记忆犹新的。
如今「安北军」来了,衙门出钱出力,赊帐给了这些手艺人,眼下可不敢砸了生意。
「好教你这书生知晓,你可知何为『民政司」衙门?」
这是个新词,除了和其接触过的,外人听了也只是一知半解。
但薛显毕竟是读过书的,他淡淡道。
「秦和帝时,右扶风鲁恭——-微博士侍中,车驾每出,恭常陪乘,上顾问民政,无所隐讳。」
没装到逼,小贩也不尴尬,只是摆手道。
「好好好,我听不懂你说什麽,不过,你只要知晓,『民政司』赊了米面,油料,以及肉食,让我们这些摊贩重新支起摊位就行了。」
薛显皱了皱眉,他深知这些衙门的勾当,为了榨油水什麽丧尽天良的事情都乾的出来。
他有些怀疑,因此直接说了。
「不会是九出十三归吧?
「不要利的!」旁边的老丈说道:「不光不要利,税银也不收,只要我们将摊位附近打扫乾净就行了!」
「对喽,那大人还说了,让我们做吃食时乾净些,要是给人吃坏了肚子,就拿我们下大狱,可我胡饼张都做了三十多年胡饼了,什麽时候给人吃坏过肚子?」
胡饼张有些得意洋洋。
见这些摊贩七嘴八舌的描述,不像是乱说的样子,薛显半信半疑。
「那给我来张胡饼,在给我来碗汤饼!对了,你们收大雍通宝吧?」他似想起了什麽。
「收滴,收滴,但那通宝下月就不能用了!」
薛显闻听冷笑,果然,衙门狗官没一个好东西,变着花样弄钱!
「不过,这个月还是能去钱庄换的,衙门刚发了禁金令和紧钱令,这些旧的通宝和金,能去钱庄置换的的!」
薛显有些狐疑。
不过胡饼和汤饼已经端来了,他也就没心思想,直接拿来筷子擦了擦,然后狼吞虎咽的大快朵颐。
胡饼是乾乾的饼子,汤饼有的地方是面条,有的是面片,但永定这边多为馄饨。
开胃清汤,飘着油花,嗯,好吃,还想吃。
薛显又叫了一碗。
吃饱喝足后,他这才结了帐,然后离开了摊位,但突然想到摊贩之前所说的,一个月后大雍通宝将会作废的事情。
眯了眯眸子,沉思片刻后,薛显试探性的走向了一家钱庄。
哦,对了,据说,现在的钱庄都变成「国家」的了。
片刻后,他带着一小袋碎银子,一脸纳闷的走出了钱庄。
「竟然没克扣?」
「怎麽,兄台,有人克扣你银两吗?」
薛显抬头,看了面前这人,一个拿着扇子的年轻公子。
身长六尺(一米八),容貌甚伟(相貌十分伟岸),时人异焉(与众不同。)。
「呢,没丶没有没有!」
薛显赶紧摆手,生怕说错了话。
这人好大的威势。
不过,看着这人身后恭敬站立的二人,都是身高伟岸的大丈夫,他大概也猜到,自己应该是遇到「贵人」了。
薛显连忙行了一礼。
「学生薛显,景曜四年的举人!」
「哦?」
陈珂认真的看了他一眼。
毕竟,眼前这年轻人看起来不过二十馀,竟然还是位举人,在大雍几乎可以为官了。
他疑惑询问。
「既然已经高中,为何不去吏部等候差遣,反而在这个小县城蹉跎时光?」
薛显听了叹了口气,但还是拱了拱手道。
「朝堂之上,魅横行,官场之中,遍地,天下烽火,民不聊生,国将不国,当官救不了大雍啊!」
陈珂却笑了。
「那你觉得如何才救得了大雍?」
「如何做也救不了大雍,积重难反,只能推倒重来了。」
说着,薛显伸出一只白净的手,还做出了一个推倒的手势。
陈珂收起扇子,刚想继续聊两句,但这个时候,远处有人跑过来了。
是岳兴。
「主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