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三章
杜尚若揣着忐忑的心思,第二日便差韩卢去上官府递了拜帖。
自上次见面後,可能是因为退亲的事,又赶上边塞战事结束,京里官宦人家往来频繁,许是上官蕙被家里的事缠住了,才没来得及找她。
红袖楼的身份向来让官宦人家避之不及,如今没了蔺穆安这层牵引,她怕反倒让上官蕙为难。
可除此之外,她再无别路。思来想去,也只有上官蕙能帮她一把,哪怕只有万分之一的可能,她也得试试。
韩卢回来时,脸上没了往日的沉郁,连步伐也比平时快了些。
他推开杜尚若房门时,手里还攥着一篮子的桂花糕,是上官府门房特意塞给他的:「姑娘,上官小姐见了拜帖,就说请你明日巳时去府里叙话,还有这桂花糕,是她让我先带块给你垫垫。」
杜尚若伸手捏起一块桂花糕,指尖触到温热的油纸,糕体软糯,还带着浓浓的桂花香。
她原以为上官蕙会顾忌蔺穆安,就算不刻意疏远,也该多了几分客套,没想对方态度竟与从前一般热络。
心头那根绷了一整天的弦,终於松了下来,连眼眶都微微发热。
第二日天刚亮,杜尚若便仔细打理了一番。
她穿了件素净的月白袄裙,头上也只簪了支银质的素面簪子,跟老鸨说了有客人邀约就出门了。
到了上官府门口,上官蕙早已站在影壁後等着,旁边的丫鬟替她撑着伞,挡着中午的烈日。
只是她脸色瞧着有些憔悴,眼下泛着淡淡的青黑,连从前总带着笑意的嘴角,也抿得有些紧,显然是这些日子没休息好,许是退亲的事让她在家里受了不少委屈。
「褋儿姐姐!」 见了杜尚若,上官蕙眼里立刻亮了起来,快步上前拉住她的手,丝毫没让她感受半分生分:「我从辰时就等着了,怕你头一回来府里认不清路,特意让丫鬟去门口瞧了三回,好在你总算来了。」
杜尚若被她拉着往里走,目光不自觉扫过府中景致。格局竟与蔺穆安的将军府有七分相似,只是少了些军营的刚硬,多了几分世家宅邸的雅致,连引路丫鬟的衣裙都绣着浅淡的兰草纹,处处透着精细。
「去年母亲还特意让人翻新了西跨院,若是姐姐不嫌弃,往後得空了,便来住上几日。」 上官蕙边走边笑着解释,拉着她进了正厅:「快坐,路上定是累了。」
话音刚落,丫鬟便端着个描金漆盘进来,盘里放着两碗温好的莲子羹,瓷碗是月白釉色,还带着暖手的温度。
上官蕙亲自端过一碗递到杜尚若面前:「这是厨房刚炖好的,加了些冰糖,你尝尝,比外面铺子卖的要糯些。」
杜尚若捏着勺柄,正琢磨着该如何开口,就听上官蕙先问了:「对了姐姐,韩卢说你有难处要跟我商量,到底是何事?若是需要银钱,你尽管跟我说。」
这话正戳在杜尚若的难处上,她张了张嘴,话到嘴边又咽了回去。
一旁的韩卢瞧出她的窘迫,往前站了半步,主动接过话头:「上官小姐,其实是我想求份差事。我会写字算账,也能做些力气活,只想多赚些银钱帮衬姑娘,可在京里找活计总碰钉子,才敢劳烦姑娘问问。」
他刻意把话往自己身上揽,想替杜尚若减轻些尴尬。
可上官蕙何等通透,闻言先是愣了愣,随即歪了歪头,眼底带着几分疑惑:「这有何难?我名下本就有三间布庄,西市的锦绡庄最近还缺个帮着管账的夥计,你若是愿意,明日便可去。」
说着,又转头看向杜尚若,见她捧着碗却没动勺,眉梢轻轻蹙起,「只是姐姐,你向来不是会为这点事特意递拜帖的人,定还有别的难处吧?」
「其实这次前来,不仅是韩卢??」杜尚若捧着温热的瓷碗,指尖抵着碗沿,迟疑了片刻才开口:「我也想??想挣些体己钱,凑够赎身费,离开红袖楼。只是我除了弹琵琶,别的也不太懂,妈妈也不许我随便出门,就算寻得活计,也没法去铺子里坐班。想着你见识广,或许能给我指条路。」
她没敢说老鸨的逼迫,也没提蔺穆安的事,怕上官蕙担心。
可上官蕙哪里猜不到?蔺穆安本许允了杜尚若,待战事结束,便立刻替杜尚若办脱籍文书,让她脱离红袖楼。如今他守不了承诺,此刻再见杜尚若眼底的难色,便猜测她定是受了委屈。
上官蕙握着她的手猛地收紧,语气却带着十足的笃定:「姐姐放心,这事儿我帮你!」
知道杜尚若在红袖楼身不由己,寻常活计根本无法兼顾,她便顺着杜尚若的特长细细琢磨。
杜尚若擅长琵琶,记诵的诗词曲赋多如天星,京里的小姐们又最喜附庸风雅,若能把布料花样和曲名丶诗意结合在一起,定能戳中她们的心思。
这个念头刚冒出来,上官蕙便忍不住往前凑了凑,声音里满是雀跃:「我名下那几间布庄,最近正愁秋冬的新花样没着落呢!你想啊,寻常布庄的花样不是缠枝莲就是富贵牡丹,早就让人看腻了。可你不一样。你懂琴棋书画,弹过的曲子丶读过的诗,哪一样不能化作布料上的纹路?」
杜尚若听着她条理清晰的安排,看着她眼底真切的为自己着想的光,心头的忐忑渐渐散去,却还是忍不住生出几分顾虑。
「那我先试一试。只是我从前只画过扇面丶描过笺纸,从没设计过布料花样,怕画出来的纹路不合织锦的规矩,或是颜色搭配得不好,反倒耽误了你的生意。」
「姐姐这话说的!」 上官蕙立刻打断她的担忧,伸手拍了拍她的手背,笑得爽朗,「哪有一开始就样样精通的?我让布庄的周掌柜给你送些旧年的花样本子,你照着看看织锦的纹路规律。」
「再给你带一套色卡,都是布庄常用的颜色,你对着色卡调,保准不出错。就算真有不合适的,我让绣娘先织块小样给你看,咱们再改,绝不让你为难。」
杜尚若对着上官蕙满是信任的眼神,终於褪去了最後一丝犹豫:「好,我定尽力画,不辜负你的心意。」
上官蕙见杜尚若应下,便让人送上两张叠得整齐的素色蚕绢:「这是布庄常用的画样绢,比普通宣纸更韧,显色也匀,你先拿回去试着画。我明日再让丫鬟送些矿物颜料来,都是江南新运过来的好料子,调出来的颜色鲜亮,还不容易褪色。」
「好。」杜尚若捏着蚕绢,指尖触到细腻的纹路,心里已有了几分盘算:「只是此事得瞒着红袖楼的妈妈,她若是知道我私下挣外快,定不会罢休。往後韩卢送画丶取酬劳,都得避开楼里的人,走後院的角门才好。」
「这个我懂!」 上官蕙立刻点头,眼底闪过一丝狡黠:「我让送东西的丫鬟扮成卖针线的小贩,韩卢去接应时,就说买了新丝线给你绣帕子,老鸨定然不会起疑。酬劳我也让韩卢换成碎银子,藏在点心匣子的夹层里,保准万无一失。」
两人又细细商议了半晌,从画样的尺寸到送取的时辰,都一一敲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