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2章 丰邑县「重要技术标准研究」重大专(2 / 2)

三峡那样的,大别山北面修不了一点;丰邑县城北农贸批发市场这样的,那还是可以搞一搞的。

「他们这个算是『脱贫致富』的项目,有专门的学校培训驾驶员的,还有年轻的学生过来记帐。」

「学校是在江宁吧,城东区的那个。」

「对。」

俩老头儿有一搭没一搭地聊着,满眼的羡慕。

当发现江淮省丶齐鲁省和中原省的牌照又变多了之后,羡慕更甚。

「来了好多齐鲁省的。」

「中原牌照的也不少啊,这生意是做远了做大了。」

那都是有原因的。

当时几个行署的工作都不好搞,是在建国后第四年组织群众一起参与劳动,然后建设家乡,才算是把农村的大量壮劳力,用到了正经去处。

「用人要求又变了。上回还是初中,现在变高中了。」

「哪有那麽多人上高中啊。」

「高中学力,不是文凭。我看那个示范区的『夜校』办得就很好,起码能认识字母。」

「认识字母有啥用?」

「有些机器上是带字母的。」

俩老头儿聊着聊着,就见「丰邑把式」的用人要求下面还有一些备注。

密密麻麻挺多。

没有不良嗜好优先;没有纹身优先;没有吸毒史优先……

一般都是有什麽什麽优先,但在这里,倒是没有什麽也能写,也敢写。

这终究还是跟本地民风息息相关,道理也简单,民间约定成俗的美德,是能上台面说的,而且不怕跟外面的主流舆论对冲。

比如吃狗肉,此时网际网路上的「动保」组织其实已经开始活跃,「金榜博客」和「聊吧」这种新兴网际网路平台早早进驻,一般地方都会谨慎对待。

然而丰邑县这里无所叼谓,县长都带头吃狗肉的,那说明什麽?说明本地狗肉确实香啊。

其实还有更香的,那就是「狗肉县长」打算把「丰邑狗肉」做成地理志产品,把隔壁沛城县急哭了,三天两头跑去市里说要搞「狗肉文化节」。

再不搞能行?

再不搞隔壁丰邑县的「狗肉县长」那是摆明了要搞「狗肉文化霸权」啊。

更离谱的是,张正东之前去江宁市跟豫章省的老表们谈了几次之后,除了甲鱼丶虾蟹等等正经上桌的食材,其实狗肉也谈了。

赣东北的狗肉同样是一绝,而且因为有山有水的缘故,当地狗肉紧实,口感介于鹅肉和牛肉之间,只是品控一般,好的好,差的差,但总体来说,有山有水养出来的家禽家畜,口感确实要更好一些。

张叔叔吃了一顿就上头了。

他还想拉着铁哥们儿刘远山一起搞「狗肉名片」。

刘远山回了一句「去你妈的」,然后专心去盯着码头建设,他不想搭理张正东这个神经病。

只是张叔叔是个死心眼儿,他寻思着你姓刘的不干,我老张自己干,在江宁市被拉过去听了一场「重要技术标准研究」重大专项的专题研讨会,他当时就悟了。

寻思着我那神通广大的侄儿搞那个新东圩港中学的时候,也算是「新东圩港,状元品质;十万学费,先交先上」。

这……也算是一种技术标准吧?

状元级别的复读技术标准?

大概。

侄儿培养复读生,有这个能力,有这个技术,然后定自己的标准;自己养人是不太行,养狗总不能不会吧?

张叔叔最近就在琢磨让市里帮他搞定肉狗养殖场的全套证书,并且准备推动专业的肉狗屠宰场。

丰邑县和沛城县两地最擅长杀狗的屠夫,张叔叔都请了过来,专门搞了个技术总结小组,成文落字那是县里文书们的活儿,都是农业局借过来的人。

这其实比较麻烦的,因为检验检疫这一块不好定,但张叔叔直接跑省里谈的业务,道理很简单,省里每年几百万吨的水产,出口占比零点零几,废物中的废物。

我不一样啊,我丰邑县打算做出口。

好端端的「重要技术标准研究」重大专项专题研讨会,被张正东搞成了怎麽做一碗好吃的放心的「大甲鱼炖狗肉」。

科技部提出了实施人才丶专利丶技术标准三大战略,这是跟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之后,积极应对挑战是息息相关的。

而实施「重要技术标准研究」,则是「科教兴国战略」的一个重要延伸,里面涉及到的内容非常广泛,但总体上就是四个方面:技术标准战略体系丶重点领域重要技术标准研制丶重要技术标准配套检测手段方法丶计量基标准和技术标准试点工作。

张叔叔其实根本不懂啥是重要技术标准,去参加专题研讨会,那也是跟着感觉走,带着不少自己的「俺寻思」理解模式。

他就觉得狗肉的技术标准研制,那首先要做好肉狗选种育种以及规模化养殖;其次狗肉的检验检疫要有区别于猪牛羊鸡鸭鹅鱼虾蟹的手段方法,所以要自己搞一套试运行的机制出来;最后必须要搞试点,并且要搞就要大搞,还要搞得好,让自己……呸,让老百姓吃上放心狗肉。

这操作逼得周围一圈有地方风味狗肉的县城都在跳脚,可不是只有沛城县,皖东北丶豫东南丶鲁西南那多了去了,再加上淮阴丶宿城等城市,倘若真让张正东搞成了。

以后正规狗肉能摆上货架的,到时候只有「丰邑狗肉」这一家,还是能带上检验检疫章的。

到了那个地步,还得了?

你丰邑县不得起飞喽。

其实也不是没人来做张正东的工作,说这事儿麻烦的很,而且有损形象云云,被张正东连说带骂轰出了丰邑县。

张叔叔也是有理由的,老子还有十几年就退休了,退休了难道老子去乡下买狗吃吗?

笑话!

我要吃正规渠道的!

因为这逼动静,搞得县城外围一圈的养殖户们也心痒痒,寻思着是不是养狗这事儿有出路了?

这要是能成,以后绝对不说张主任是「狗肉县长」,说他是「狗肉皇帝」都行啊。

心动的人绝非只有彭城地方,须知道这时候给张叔叔负责安全的,还有张大安的一批岭西省「表弟」,他们老家也吃狗肉,也没有完全合法的养殖程序。

现在发现「大安哥」的阿叔很有实力哦。

于是跟老家汇报了一下情况,跟廖法先和黄修远是前后脚,岭西省一些考察人员,那是相当复杂的,除了干部,还有一些老牌大酒楼的老板丶股东,这种老牌大酒楼,不是说二三十年,而是接近两百年,一代代传下来的招牌丶字号。

狗肉这种东西,不上台面归不上台面,但基本都跟地方文化息息相关,风土变迁之中,必有狗肉的影子。

当然放在社会科学来研究,那肯定是某个阶段的人们因为缺少肉类蛋白的来源,于是如何如何丶巴拉巴拉……

能引起这些老牌大酒楼的重视,原因就在于这是头一次有「官府」正式介入到这个领域。

这可不是搞个「文化节」那麽简单,这是正经地要进入到正规市场中去的,一旦做大了,那原本的灰色地带就会转化成税收市场,是个非常严肃的性质问题。

象徵性意义极其重大。

只不过来了之后才知道这位张县长的出发点……那指定是想着自己搞一碗尝尝。

廖法先和黄修远一开始还没觉得有什麽,等到了城北农贸批发市场转了一圈,就觉得不对劲了,怎麽一个个卖鸡鸭鹅的都在讨论要不要养狗?

再一听,好家夥,「狗肉县长」要给狗肉定标准……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