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3章 丰邑县「重要技术标准研究」重大专项
岳安县的问题其实是个微不足道的小问题,因为人口相对来说非常少,全县人口二十来万,除了战争时期属于兵家必争丶屯兵把守,平时谁都不愿意往这里钻。
自然禀赋和地理环境都非常差,位置又偏,它在大别山的支脉南岳山边上,南岳山也被叫作霍山,在建国头一个十年建设「佛子岭水库」和「磨子潭水库」之前,这地方亩产低到什麽程度呢?
江口省的「黄泛区」当时在彭城地方是亩产六十斤不到,岳安县比这个还要低……
能扛下来,纯粹是当时动员能力较强,共渡难关,从全国各地协调粮食,同时就是老百姓往山里讨生活。
真讨,一口气把大别山的北面都薅了个精光,在二十年后修建「白莲崖水库」进行调蓄的时候,工程勘测地还能看到几十年前人们在山里采集丶砍伐丶休息等等活动的痕迹。
廖法先当年除了是笔杆子,还是跟黄修远搭档的政委,建国后也一起去剿匪过,巢湖湖匪和太湖湖匪当时的清除工作,就是两边部队互相支援。
论起来,胡家后来在豫章省开枝散叶,跟清剿土匪也有关系,部队就地整编之后,后来就是负责公共安全工作,再后来就是黄金丶铁道丶矿产资源等等部队转型,也不是胡家这一支这样,最疯狂的当属岭东省。
一度发展出类似「军票」一样的东西出来,直到现在跟张大安合影的那位出手镇压,才算是消弭于无形。
但即便如此,影响力依然深远,不是五年十年就能搞定的事情。
张大安不愿意直接掏钱跟廖法先做慈善的原因,除了他为人比较牲口之外,那就是岳安县也好,还是说大别山北面一条线上的全部县城,那都是胡家类似物的「自留地」。
穷也是他们的,「外人」不允许插手。
这个「外人」……也包括跟张大安合影的人,更遑论江宁市或者沪州市的头面人物。
那算个屁?
根基有多深呢?
真·城关镇五巨头。
不需要加引号,全都是三族之内,五族那都算是远了的。
现代社会,又不能「夷三族」,更不能定「谋大逆」,让一个当厂长的怎麽办?
然而这时候冒出来一个不要脸的,什麽夷三族不夷三族的,哥们儿我只要愿意,玩一把「九族消消乐」怎麽了?
张大安连胡家的独苗儿都没打算留,就等胡老前辈噶了之后,就把他的独苗儿全部宰了。
一个不留。
为什麽现在不杀?
政研室让他注意一下影响,要团结。
原话没这麽说,但意思是那个意思。
朝廷虽然没有公开跟「三连状元」这个反贼合夥儿,但那味儿很冲,江口省在一定程度上,现在算是个牲口省,养殖大户。
至于说张大安最后会不会出栏然后送进屠宰场,那得再看。
反正至少现在省里上上下下也都不再去琢磨这种事情,没有那个必要。
明年就是最少先来一千亿的市值啊同志们!
想什麽呢?!
精神一点儿!
打起精神来!
摊上张大安这麽一个牲口,江口省的「人精」们适应性也很强,你喜欢去杀人全家是吧?
没问题,我们接下来的方案,就是为杀人全家做准备的。
冲突扩大有预案;冲突升级也有预案;冲突模式发生巨变还是有预案;冲突消失同样有预案。
只要能继续前进,这都不是什麽问题。
有些老干部经历的大风大浪,比这个强了不知道多少去。
那不算什麽的。
同样有这个判断的,自然还有廖法先和黄修远,他们跟胡家也算是老关系,但不妨碍各自的子孙后代有着截然不同的道路。
两个老头儿也不傻,先去了一趟庐州,跟相关部门的老下级打好招呼之后,就带着江淮省的人去了一趟京城。
主要还是农村农业农民这三样,教育是不用提的,提了也没啥用。
真要是有用,理论上京城一个城里的某某附属小学每年新增的经费,就能让妫川县的四分之一小学进行校舍修缮,然而这是不可能的事情。
妫川县尚且属于京城范围,你江淮省的岳安县何德何能,居然想要染指这等口粮?
「救济粮」,那也是分三六九等的。
此去京城,黄修远没走新郑,绕道先去了一趟彭城,一是看看老战友,二是去丰邑县转转。
「老黄,不是来过了嘛,怎麽又想着来一次?」
「我大哥说建国那边还有合作,听说投资规模很大,小图也跑去江宁读书了,我就想着,前一阵子听说张正东去江宁看过他侄子,那肯定是又有什麽东西在搞,我想亲眼看一看。」
平时话不多的黄修远这次话不少,他岁数已经不小,活到九十岁也没有几年,他怕的是活不到。
时不我待,所以就抓紧时间。
是不是行之有效,他们眼睛没瞎,能看出来丰邑县不是诈骗。
彭城市这边的老战友和老部下并不少,也说过丰邑县的事情,电话里聊也不太明白,偶尔一次当面交流,才知道张正东几乎就是单枪匹马进的丰邑县。
来的时候就只有驾驶员和通讯员,一年内口袋里那都是大把的人才。
丰邑县出去打拼的能人,回来了只要能坐得住,都能把事业做起来,再加上丰邑县的「婆罗门」被一通清洗,连最让人头疼的「村霸」「路霸」问题也都解决,这要是起不来,那指定是遭了天谴。
黄修远要看的,就是丰邑县城北农贸批发市场,还有就是「丰邑货运行」,时下「丰邑把式」算是个招牌,张正东让新成立的县投资公司注册了「丰邑把式」这个商标,打算做成品牌。
有这个口碑,就不怕做烂了。
而本地人因为好面子,唯恐丢了「丰邑把式」的脸,大热天宁肯穿长袖热出两膀子痱子,也不愿意穿个宽松凉快的短袖,原因就在于有些「丰邑把式」年轻时候纹了带鱼或者狸花猫在胳膊上。
正常来说张正东是不招带纹身的,但这不是死规定,有人作保,再加上大队里和生产队的两份证明,也可以进。
原因就在于身上带着纹身的解释成本太高,张叔叔根本不想浪费半点精力在这种毫无意义的事情。
没有纹身的「丰邑把式」往那儿一站就能让各种大集上的老头儿老太信服;可只要是露出带鱼或者狸花猫,麻烦得很,会让人觉得你这是不是正规单位。
正规单位,在华北平原上有着绝对的含金量。
只不过张叔叔为人确实做到了正派两个字,所以真要是个能一起搭把手的夥计,他也无所谓别人纹身不纹身,反正又不是进编制,这不算犯错误。
因为正规,所以给人的感觉就是完全不一样,「丰邑把式」停车那都是教科书级别的。
江淮省的人搭车到了丰邑县城北农贸批发市场,去停车场就看到了规规整整的大车,就像是填格子一样,在划好的矩形里面,停满了各种型号的卡车。
更让人大开眼界的是,几乎就是一条线。
侧着看过去,当真是赏心悦目,是「强迫症」患者的灵丹妙药。
「比上回来好像大了不少啊。」
「扩建了啊,你看那边,边上水塔又多了一个。」
两个老干部戴着大檐帽和墨镜,比去看三峡工地还入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