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88章 治人不如治物
宵禁开始前,张岱应邀来到宇文融坊邸,当见到门前那车马喧哗的场面时,他也不免吓了一跳。
虽然他也早就听说宇文家大肆招聚宾客的事情,可当真正看到前来拜访的宾客车马足足沿门前大街排出数里长的队伍,几乎堵满了坊中十字街,他也不免感叹宇文融家人气排场真是大得很,怪不得他那姨母武氏抱怨继子裴稹不会经营家事。
只看这阵仗,哪怕他爷爷张说权势最盛时期也不具备啊。姓宇文的上次这麽气派的时候,大概还是北周时期。这场面说是门庭若市都是轻的,哪怕东西两市平常时节怕都没有这麽拥挤热闹。
相较宇文融家门前这热闹的情景,不要说本来就不怎麽交际时流的裴光庭,哪怕是张岱家同坊邻居丶拜相时间更早的萧嵩家里,都是小巫见大巫。
当然,宾客多少也并不能代表权势高低。宇文融家人气如此高,除了其人本身就爱好交际时流丶招聚宾客之外,还有一个非常重要的原因,那就是宇文融所管理的政务内容和所推行的政策要更加的渗透下层。
几名宰相当中,萧嵩作为中书令和兵部尚书,掌管王言制敕与内外军务,这都和中下层百姓没有什麽直接的重合。裴光庭掌管御史台,并且还试图进行选官改革,这就更加的脱离百姓了。
唯独宇文融所掌管的财政,与国计民生息息相关,他的政策实施能够直接决定畿内与天下百姓的负担轻重,民众也对其政策感触最为直接和深刻。
因此畿内但凡稍有门路之人便都争相前来拜访,哪怕不能结下什麽深厚的交情,仅仅只是游历门下听到一些只言片语,提前获知一些国策的调整变动,对普通人而言就是一个莫大的机遇。
因为门前宾客实在太多,加上张岱前后随从同样不少,当其一行磕磕绊绊来到宇文融家门前时,天色已经彻底黑了下来。
张岱一边让人入前递入自己的名帖,一边忍不住想起一个后世的梗,等到稍后登堂,宇文融会不会问他乘的什麽马丶为什麽会塞车?
他的坐骑固然都是骏马,可关键是街面上访客太多了,想要进出自如,估计得乘坐直升机了。
他心里这麽想着,宇文融家前庭又是一阵哗闹声,一个年轻人带着数名豪奴,排开前庭拥堵的人群,直向门前走来。
「是何贵客登门丶竟然有劳语文大郎亲自出门相迎!」
一些常在门前徘徊的访客眼见到这一幕,忍不住便惊诧问道。
年轻人正是宇文融的儿子宇文宽,来到门前便见到被随从们结成阵仗站在自家门侧数丈外的张岱,顿时便满脸歉意的迎上前去,一边走着一边对张岱拱手道:「门前人事杂乱,有劳张六郎受扰等候,实在失礼!还请张六郎见谅,快快入门稍作歇息!」
看到外间一众访客都难入其门,宇文宽却亲自出门来迎接自己,张岱心中纵有些许不爽,这会儿也都荡然无存,便也向宇文宽拱手笑语道:「得宇文相公相邀,已是欣喜不已,更有劳大郎出门相迎,则更受宠若惊!」
两人说笑着往门内走去,至于张岱那几十名从人,由于宇文融家实在是已经人满为患,于是便只能丁青丶银环两人随从同入,金环则带着少年来瑱并其他从人到一旁墙角先猫着,等着稍后主人家派家奴过来送饭给食。
他们一行人入宅去,坊中街上却仍议论不休,有人忍不住开口说道:「方才宇文大郎出迎的,难道是张燕公家张宗之?张燕公失势久矣,那张宗之竟还如此排场?」
「是啊,不都常说当下畿内诸权门,唯萧令公门下堪与此匹敌?但见宇文大郎方才满脸谄笑,竟还需要逢迎张宗之?」
京中百姓闲来也会臧否台面上的人物以彰显自己见多识广丶对时局的了解深刻,以此区别于外州那些见识粗鄙的乡野人士。
但其实他们高谈阔论的唯一理据,也不过是谁在势位而已。毕竟位子只有那几个,谁在位谁去位是最直观的体现。至于更深一层的形势变革,他们也鲜少窥见,只能捕风捉影的去想像猜测。
如今的张岱在官场上固然也算是一个小人物了,但区区一个八品御史也实在难入长安父老们的法眼,在他们观念中也不过只是一个仗着门资混日子的纨絝罢了,哪里值得堂堂宰相之子亲自出迎?
且不说门外街面上的议论,几人扰过前庭进入邸内,环境才变得清静一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