井源向东北一望,想也不想,转身就去牵马,并大声呼喝着亲兵即刻上马。
百十人跟着井源飞快上马。
井源居高临下的对潘筠道:「潘道长,多谢你相助,我知道,你们出家人不参与红尘事,但这是国家倾亡之时,若陛下遇难,北元南下,大明宋灭之危,到时我汉人怕是……还请潘道长带斥候越过长城,向京城示警,速速派来援兵。」
他又留下一个叫宋宇的参将,命令他收拢残兵,待修整过后,向东北去寻找皇帝。
井源扯下一块里衣,用血写下求援书,交给斥候,然后紧盯着潘筠看。
潘筠道:「天下倾难,即便我是出家人,也不能幸免。」
井源闻听此言,只当是得到了她的承诺,一抱拳,调转马头,带着亲兵们沉默的冲入雨中,不多会儿就在黑暗中消失。
除了亲兵,其馀士兵都已到达极限,井源知道,再带着他们,他们不仅会成为自己的累赘,还会死。
所以他只能当机立断,只带走亲兵。
希望留下的人能够坚守自己的职责,缓和过后便来支援。
潘筠沉默地看着他们离开,然后独坐雨帘中画符。
直到后半夜,雨停,妙真四人跟着起身查看伤员情况。
似乎是经历的苦难越多,大家的身体越能熬,久战丶受伤丶淋雨,一番折腾下来,士兵们竟然都扛了过来。
五人给他们简单处理了一下,天一亮,把手里的黄符一一发给他们,五人一张,让他们轮流握着。
潘筠道:「它会保护你们回到京城。」
士兵们愣愣地看她:「回京城?」
潘筠点头,对同样愣住的宋宇参将道:「此时京城对战争实情一无所知,不仅需要斥候,更需要一个有份量的人回去禀报。
北元士兵越过了大同防线和宣府防线,谁也不知道,在这条防线里有多少敌军,而你们兵力分散,消息滞后,既不能保护皇帝,也不能协同作战,留在此处不过白丢性命。
所以你们回内长城,向京城示警,我去找驸马都尉等人,若有幸,或许可救出陛下。」
宋宇一听,想起他们从天而降的本事,还有昨天晚上隔绝大雨的本领,再扭头看身后湿漉漉的残兵,咬咬牙应下了。
潘筠将黄符交给他,目送他们离开,等他们走远了一些便拿出三宝鼎,招呼上小夥伴们就冲上天际,朝着东北方向而去。
宋宇和一些士兵偶尔回头,看到冲天而起的三宝鼎,一时目瞪口呆,呆立当场。
也是因此,他们后来将潘筠当神仙一样供着,在他们的激烈的宣传之下,大明军队,尤其是镇北军,对潘筠无比信服,几乎是早晚三顿饭都要请国师潘筠保佑。
当然,他们此时还在震撼之中,半天才想起来招呼小夥伴们看。
士兵们回头,只来得及看到半空中一个黑点,一人道:「那是什麽大鸟?」
宋宇大声道:「什麽鸟!那是潘道长,我亲自看着他们飞到空中的。」
军中不少士兵佐证他们也看到了。
想起昨晚上他们的本事,没人怀疑他们的话。
他们既然能隔绝大雨,那能飞天也不算多稀奇的事吧?(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