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月初的草原,一旦下雨就是彻骨的寒冷,尤其是夜晚。
井源背对着风,任雨水拍在身上,他去翻看士兵们的情况。
就见前方一群人窝在一起,他上前去看,才发现那里竟然隔开了一道雨帘,除潘筠外,妙真丶妙和丶陶季和薛韶都面朝外而坐,而四人身后围着的四方形,竟然隔开了雨幕,里面或坐或躺了不少伤兵和病了的士兵。
井源愣愣地看着。
潘筠也在像他一样在士兵中翻找,不一会儿就拎来两个士兵,把他们丢进雨帘内,让他们免于风吹雨打。
井源目光扫过妙真四人,看到他们左右手都拿着黄符,脸色沉肃,嘴唇微微发白,便没有问「为什麽不让大家都躲进去」的蠢话。
很显然,他们的能力就是如此。
井源转身就走,和潘筠一样,将情况最差的士兵挑进雨帘中,雨帘中的士兵也在不断挪动身体,让更多的人进来,进来,再进来……
黄符和源源不断的元力可以隔绝从天空上落下来的雨,却不能隔断地下的水渗透。
所以他们坐着的地方渐渐湿透,众人努力的挤在一起取暖。
这也比坐在外面的士兵好受多了。
士兵们慢慢靠拢,将妙真四人团团围住,即便不能进去,坐在他们附近,似乎也没那麽冷了。
潘筠默默地看着,连井源何时走到跟前都不知道。
井源心里一直不安,这雨越下,他的心就越沉,忍不住问道:「潘道长,你是高道,可能算出陛下如今的情况?」
潘筠看着天幕上闪烁不断的雷电,道:「天下倾难之象。」
井源身体一晃,差点站立不稳,急忙问道:「陛下现在何处?」
潘筠沉默许久,在一片浓重的乌云中,似乎窥得天机,猛地看向东北方向,目光微凝。
在那里,是大明的未来,皇帝带出五十多名文武大臣,其中不乏中流砥柱。
皇帝死了,可以换一个,但至少二十年才能培养出来的文武大臣,经此一战毁损大半,尤其是武将,武勋之后,几乎消耗殆尽,至此后,大明文强武弱,文官在朝中的话语权越来越大,大明的边谋逐渐趋于保守。
那些人,即便在另一个时空都是死亡的命运,她也想多救一些。
潘筠将目光落在井源身上,眼神惊异。
皇帝御驾亲征提前了四年,本应在亲征之后不久就战死的驸马都尉井源活到了现在。
那让更多的人活着,都应该可操作,只要她努力一点,再努力一点。
井源被她看得心里发毛,但他来不及深思,满脑子都是「天下倾难之象」的论断。
南宋和前元的前车之鉴……
太祖皇帝推翻前元暴政,让汉人活得像人,至今也不过七十馀年,历史就在眼前,什麽难会使天下倾难?
井源脸色瞬间苍白。
一定不会是皇帝战死。
陛下战死虽为大明耻辱,但大明皇室强盛,皇帝有亲弟弟,也有亲叔叔,亲侄子更是数不胜数。
只有……如徽钦二帝一般落入敌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