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天武”这个新朝的年号,是李承乾和自己的几位老师,和内阁商议后确定的。
而只要是但凡懂得一些中原文化的,即便是如突厥、鲜卑等少数民族,都能够感受到这个年号的背后,所展现出来的那股近乎是毫不掩饰的扩张欲望。
对此。
天武大宴,中外群臣皆觥筹交错,杯盘不停的时候。
李承乾,或者说,而今大唐天武皇帝陛下也正在内廷一处雅致的殿堂中,款待大唐的几位老臣,而在场的除却他们外,武德皇帝李渊,和贞观皇帝李世民同样在场。
这种三日当空,古今罕有的画面,让不论是内阁首辅房玄龄他们,亦或者天策府三首的李纲他们,都心中激荡万分。
魏国公裴寂也在场,他一张满是皱纹的老脸上,几乎笑成了一朵花,拱手举杯朝着太上皇敬酒。
“陛下,当今我大唐盛世,本就已非秦汉所能比拟,龙嗣绵延,英武明君之隆盛,更非各朝所能攀比,我大唐非单单有龙气,此乃是有真天命之证也!”
“老臣,为太上皇贺!为天武皇帝陛下贺!为大唐贺!”
话落,一旁一众老臣们也是纷纷激动的端起酒杯,举杯高呼。
“臣等,为大唐贺!”
李渊笑得更开心啦,一边哈哈笑着,一边也是豪爽的举杯直接将杯中酒水一饮而尽,丝毫不顾胡须上沾染上的酒液,大手一挥。
“而今大唐盛隆,少不得你们这些肱骨老臣的功劳,你们几家的小辈,而今也都能为新皇把持一方了,都是青年才俊,人中龙凤之辈!”
李世民的脸上也满是笑意,英俊的面庞上染着几分酒意带来的红晕,看着坐在主座位置的自家长子,不由感慨般的深吸一口气。
“高明能有如今这般成就,即便是朕,也不能比啊......朕现在啊,就想着能西征打下来大大的疆土,好不至于在将来的史书上,被朕的儿子逼得只留下一个庙号,几行琐碎文说才是......”
他自是在开玩笑的。
今日能够被叫到这里参加宴会的,都是文臣之中真正赢得了皇室信任的老臣。
或许当初因为玄武门的事情,像裴寂、萧瑀这样的武德老臣,对李世民还存在芥蒂和警惕,但而今的他们,家族子弟都在新皇麾下任职。
不论是利益,还是立场方面。
双方早都已经没有了敌对的必要。
李承乾笑看着这一幕,今日的酒宴,目的却并非单单是为了宴请这些老臣。
果然,就在宴会进行到正酣的时候,自从两江案爆发后,身形又消瘦了不少的杜如晦,起身出席,来到李承乾面前。
躬身作揖。
“启禀陛下,臣今日其实还有一事,请陛下准许。”
被人称一声陛下的感觉,李承乾没觉得有哪里不同,他看着杜如晦而今的模样,点头让其说下去,却已是心知肚明对方要说些什么。
果然。
杜如晦紧接着便是左右看了一眼,苍老的脸上没有悲痛和哀伤,有的只有放松和满足。
他同样带有几分酒意,身形略有摇晃,不过大家都没有说什么。
“老臣自当年隋末,至太上皇立国至今,已有数十载为官,或曾治一方百姓,或随太上皇征伐中原各王,太上皇皆待臣不薄,而今更有国公之位。”
“长子虽无甚大才,然却竟新学熏陶,亦有守成之能。”
“次子自小顽劣,但而今却浪子回头,更被陛下委以重任,臣......感激涕零!”
说到这里,杜如晦竟是情绪失控,老泪纵横,却是喜极而泣。
李承乾起身,赶忙将其搀扶住。
房谋杜断,两人绝对是大唐这整个朝代中,名臣中不可被忽略的存在了,不过两人之中就是杜如晦有些可惜,许是身子先天不如房玄龄。
而今终究是不适合再让对方劳累于案牍之间了。
李承乾神色动容:“杜相之功,非三朝之贵硕不可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