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二小心的问,“小东家,听说新皇登基第一件事就是派重兵镇压民乱,要不,咱们回京去?”
苏若锦摇摇头,“暂时先不回。”
“那……”他们现在手中没粮,二十几人吃饭都成问题。
苏若锦转头,“书同叔,你找附近的大地主买些粮回来,然后去县上再买些生活用品。”
“好。”
按理说,新皇登基,苏言礼应当赶回京城才是,但他出城时,赵澜帮他请了半个月暑气假,这才过去五天,还有十天时间,所以不急。
苏言礼的职田只有三亩,但是这些年,苏若锦陆陆续续又买了些,有十几二十亩了,比不得那些京城贵胄,但是跟农村人相比,有这十几二十亩已经很不错了。
她买来的这些田没长麦子,几乎都长了各种豆子、芝麻、蔬菜等经济作物,而且都是可以长途运输到京城用在早餐或是早茶铺子里的,给苏记节约了不少成本。
有钱好办事,面上,尉州一带被抢了,好像什么也没有,书同这两年经常跟苏若锦一道来,也算认识一些本地地主,上门拉关系,这些地主倒也肯卖给苏家粮食。
买好粮,书同驾车回村里,路过尉州县衙时,发现衙门口围了成百上千人,难道新皇的兵马也到尉州县了?
他好奇的停下马车,让史小二看着马车,他挤了进去,发现除了衙门十来个巡卒,没其它兵,吵得很。
听了一会,书同大概听懂了些,原来尉州县令被流民土匪杀了,县尉也不知所踪,只有一个老吏主持县衙事务,结果被老百姓堵在门口,不知所措。
“我真不知道啊,你们别问我,我连主薄都不是,根本做不了主。”
有民大叫,“你不作主,我们就霸县衙当家,看你管不管……”
“你霸了也没用啊,说不定朝庭明天就派新县令来了……”
一听到这里,有一拨带孝的老、中、小三代妇人小娘子个个哭作一团,“老天爷啊,我家官人被流民杀死,竟然没人主持为我儿(夫)治丧,真是寒人心啊……”
……
没一会儿功夫,不是听了这个地方需要拿主意,就是那个地方没人主持公道,地痞流氓横行,老百姓深受其害。
书同摇摇头上马车回村。
苏言礼职田所在村离尉州县城不远,所以小半个时辰,书同回到了村里,一边卸粮,一边把自己的见闻跟苏言礼、苏二娘说了。
“县令被杀?有上报朝庭吗?”
书同回道,“听那意思,县尉跑了,主薄、县丞避难到山里了,竟无一人主持,现在县衙门口已经聚结了上千人,估计还要多。”
“他们是……”
“有要县衙开粮仓的……有听说新皇登基大赦天下的,有想留在本地落籍的……看这样子,要是再不出来人主持,怕是要乱。”
苏若锦朝他爹看了眼,若有所思的问了句,“县衙门口还有官吏吗?”
书同回道,“有个老吏,听说是平时帮忙梳理文书的。”
说白了,就是个打杂的,哪个地方需要往哪时打杂。
苏言礼听的叹气,摇头,“皇权更迭没交接好,苦的是老百姓。”
苏若锦觉的他爹说的对,深以为是。
一路逃过来,苏家还没好好吃顿饭,这些事也不是他们能操心的,鲁大妮带着毛丫等人涮锅煮饭,煮了糙米与粳米混煮的饭,又弄了一锅类似于东北大乱炖的,菘菜、粉丝、一小块咸五花肉等,反正有什么菜都往锅里放,弄了一大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