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了一个大劳动力,苏若锦少不得把他爹抓来当壮丁。
前几天切的山楂片已经晒干了,下值吃好晚饭后,苏言礼就帮女儿包装山楂干,女儿还请他雕了个小印章,每个纸袋上都戳了个‘苏记’二字。
“这些怎么卖?”苏言礼问:“也摆小摊?”
苏若锦点头:“腊月十八以后书同叔与董妈妈就不摆早饭摊了,咱们到各个寺庙前摆摊卖。”
山楂切片晒干,既可以泡茶,也可以煲汤,这是最常规的吃法,吸引不了大家的注意力,最多顺手买点过年回家吃,想要赚大钱,大头在把晒干的山楂片碾碎成粉,做成成品山楂片和山楂酱。
家里做豆浆,有现成的石磨,山楂片碾好粉后,用筛子过滤得到极细腻的山渣粉,与大锅里熬煮好的糖稀搅拌,小火慢熬成山楂泥,薄一点的装到罐子里封口成酱,浓厚的铺在案板上放凉擀薄擀均匀,最后用做的圆形模子分切成一个又一个圆形山楂片,既可当零嘴,又可做健胃消食片,老少皆宜,正是过年居家必备好品。
要做出量来卖,极耗功夫,一大家子,连做双月子的程迎珍都过来帮忙去核,苏家忙的热火朝天,干劲十足。
第23章 杨四娘(为亲亲们加更)
苏言礼并不同意腊月十八就撤早食摊,“官署要上到腊月二十六,到正月初四又要上值,总共才七天假,撤的太早会不会让别人趁虚而入?”
苏若锦:……
不是说腊月十九封印不给办公的吗?等等,她好像想起来了过年封印放一个月假的只有大清朝,什么盛唐雅宋都是七天,哎哟喂,以为苏言礼放假了朝廷也就放假了,没想到给弄岔了。
苏言礼看到女儿一脸懊恼,笑道:“国子监跟官署不一样,官家允许年前年后各多放十天。”
不就是后世的寒假嘛,那现在怎么办?早食摊子不撤,那庙集的摊子没办法支呀!
苏言礼见女儿小脸皱的跟个小苦瓜似的,笑着提醒,“卖糖葫芦的两小伙现在怎么样了?”
果然,苏若锦马上就被点拔醒,“糖葫芦都给小商小贩卖了,大石哥二石哥也锻练的差不多了完全可以撤回来。”
她寻思了一会,马上有了主意,“让董妈妈带着二石哥继续做早饭摊,书同叔跟大哥两人去相国寺去摆摊。”
忙碌的日子总是过得很快,好像一眨眼功夫冯叔就从老家回来了,这次不仅他自己驾了一辆骡车,还带了一辆骡车过来,一时之间苏家门口被两辆大骡板车停的满满当当的。
左邻右舍都站在门口看热闹。
左边薛家管事冯婆子看到苏家二娘子出来,笑问:“二娘子,麻袋里就是做糖葫芦的山楂?”
上次程迎珍晕倒,冯妈妈过来扶人,苏若锦记着恩情,笑着点点头,“等我家董妈妈做好了,我再送给五郎六娘他们吃。”
“二娘子客气了。”冯妈妈看着两车堆得跟小山似的麻袋,暗暗咋舌,这得多少斤,一面笑笑,一面转身进院,看到五郎与六娘站在门口,伸手要把他们牵回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