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0章 超凡入微(1 / 2)

第100章 超凡入微

三日之期,转瞬即至。

苏家展现了超乎寻常的效率。

第三日清晨,数辆重型厢式货车,沿着那条初具雏形的碎石路基,稳稳停在了溪头寨村尾。

早已等候多时的工程人员与专业团队立刻上前,卸货丶开箱丶组装丶调试..

设备皆为国际知名品牌的最新款,包裹在防震泡沫与防尘膜中。

超净工作台丶高速离心机丶PCR仪丶垂直/水平电泳槽丶凝胶成像系统丶紫外分析装置丶恒温摇床与培养箱—

一件件设备被小心搬运至达到万级洁净标准的简易无菌操作间内。

接线丶调试丶运行验机—

整个过程高效丶安静丶专业,几乎没有惊动多少村民。

至午后,所有设备均已就位,临时生化制备实验室,就此启用。

江辰步入这间充斥微弱臭氧味道的洁净空间。

于他而言,此界凡俗的科技造物,不过是延伸感知,量化规律的触手,与玄天界的法器阵盘,没有本质区别,皆是为求道服务的工具。

他穿戴好无菌服,开启超净工作台风机,紫外灯照射消毒,开始调试设备。

他首先取出之前制备的那些琥珀色样品管——NADP丶NAD+丶NMN丶FADH.

将它们置于高效液相色谱仪中,进行更精细的分离与纯度鉴定。

就在仪器开始运行,发出轻微蜂鸣声的瞬间,江辰闭上双眼,一丝极其凝练的神魂意念,如同无形的探针,穿透了仪器金属外壳的阻隔,沉入其核心的色谱分离柱之中。

在他的识海「视野」中,宏观的仪器消失了,呈现出的是一片微观世界的湍流。

流动相溶剂如同奔涌的江河,其中无数NAD+分子及其杂质如同形态各异的舟船,正与固定相发生着无数次的碰撞丶吸附和解吸。

他的神魂感知放大并放慢了这一过程,能清晰地「看到」因温度微波动丶溶剂批次细微差异导致的分子间作用力的微妙变化,甚至能「感知」到某个杂质分子因结构特殊,正以一种近乎侥幸的方式,紧贴着目标产物的峰尾,即将导致分离度下降。

屏幕上,色谱峰的实时图谱刚刚开始绘制。

江辰的手指已落在温控和流速调节旋钮上,进行了微乎其微的调整。

这些调整并非基于算法或程序,而是基于他那直接源自分子运动本身的实时反馈。

同时,一缕更精微的神魂力场,如同最精密恒温箱,笼罩了色谱柱的关键区段,将那些仪器自身温控系统无法完全消除的微小热扰动,彻底抚平。

屏幕上的色谱峰最终成型时,其尖锐丶对称的程度,以及基线无与伦比的平稳,让一旁负责调试的工程师下意识地推了推眼镜,以为自己眼花了。

「这柱效——这分离度——这基线——这仪器性能也太超常发挥了?」

他喃喃自语,从未见过自家品牌的仪器能表现出如此完美的数据。

江辰并未理会,只是记录下数据。

随后,他配置了一系列缓冲溶液,在一套小型的恒温循环装置中,尝试模拟线粒体内膜的部分环境。

他将提纯后的NADH与少量人工合成的醌类化合物丶细胞色素C氧化酶复合体提取物混合,在不同pH丶离子强度条件下,监测溶液在特定波长下的吸光度变化,间接推算电子传递速率。

这一次,他的神魂意念如同一位无形的交响乐指挥,融入反应体系。

并非强行改变化学反应本身,而是以其超越性的感知,洞察着电子在分子间传递时遇到的「阻力」与「岔路」。

他的意念引导着反应混合液的微观流动,使各组分混合得远比机械搅拌更均匀,确保每一个酶分子都能与底物高效邂逅。

他能感知到电子流在传递过程中不必要的耗散点,并以神魂力场进行极其精微的「疏导」,仿佛在清理河道中的淤塞,使电子流更加顺畅地导向预设路径,减少无效耗散。

同时,利用一台微型的萤光光度计,监测反应体系中ATP类似物的生成情况,试图量化这一简化系统中的能量转化效率。

「电子传递链体外模拟,能量转化效率初步估算为22.4%,远低于体内环境,但显着高于同类文献报导的15%平均值。缺失完整的膜结构与质子梯度仍是关键限制因素..」

他在实验记录本上写下结论,若有所思。

「若以特定频率的弱脉冲电场模拟质子驱动力,结合神魂意念的协同疏导,或可进一步弥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