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7章 350:强强对话(2 / 2)

而真正的转折点,被普遍认为是2000年6月,国家广播电影电视总局与文化部联合印发的《关于深化电影业改革的若干意见》。

文章分析道:「《意见》的出台,犹如一声发令枪,彻底松绑了束缚中国电影产业多年的体制机制枷锁。

它明确提出鼓励民营资本进入电影制作丶发行丶放映各领域;大力推行院线制改革,打破区域垄断;简化影片审查程序,激发创作活力。

这一系列举措,在过去一年间取得了显着成效。

『中影盛世』跨省院线的组建和迅猛发展,现代化多厅影城的遍地开花,极大地改善了观影环境,拓展了市场容量,为高投入电影提供了潜在的回收空间。

制片领域的放开,使得盛影传媒这样的民营巨头能够迅速整合资源,吸引国际资本和人才,敢于操盘《博物馆奇妙夜》这样的超大体量项目。发行试点的推行,也让影片有了更多样化的市场通路可能。」

……

《经济参考报》则从产业经济角度切入,发表了《『大片竞赛』背后的资本逻辑与产业升级》一文。

文章指出:「《英雄》与《博物馆奇妙夜》的出现,并非偶然。它是中国电影在市场『无形之手』与政策『有形之手』共同推动下,必然经历的产业升级阶段。

《英雄》依托的是张亿某导演的国际声誉丶港台及海外预售市场,以及国内企业对品牌提升的渴望(传闻某国内企业投入巨资)。

而《博物馆奇妙夜》则展现了王盛及其盛影传媒构建的『影视IP—实景文旅—资本循环』的创新商业模式,其巨额投资不仅着眼于电影票房,更着眼于电影下映后,『成龙快乐园』带来的长期丶稳定的文旅收益。

这两种模式,都超越了传统电影依赖票房回收的单一路径,代表了更为现代和多元的产业化思维。」

……

网际网路上,虽然此时的网络论坛尚处萌芽,但诸如新浪丶搜狐等门户网站的娱乐版块和初生的电影BBS上,相关新闻也引发了网友的热烈讨论。

「我的天!2.5亿!4个多亿!这钱够拍多少部《我的野蛮女友》了?」

「张亿某+全明星,这是要冲奥的节奏吧?」

「王盛太牛了!直接把成龙拉来搞这麽大项目!还是奇幻题材,听起来就带感!」

「这是要和《英雄》打擂台吗?太好了!有竞争才有进步!」

「希望不是只有大场面,故事也要讲好。不过无论如何,敢投这麽多钱拍大片,说明咱们中国电影真的有钱了,有底气了!」

「期待!希望这两部片子都能成功,把好莱坞大片比下去!」

业界内部的反应则更为复杂。

一些老牌电影人既感到振奋,也不无担忧。

振奋的是,中国电影终于有了与好莱坞中等制作抗衡的资本实力;担忧的是,如此高的投资,市场能否支撑?

万一失利,是否会挫伤刚刚培育起来的产业信心?

而在北影厂丶上影厂等传统制片基地,以及新近崛起的民营公司里,更多的是一种被激励的躁动。

许多青年导演和制片人从中看到了未来的方向,意识到中国电影的「天花板」已经被大幅抬高,类型探索和工业制作的边界得以拓展。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