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找赵知佑之前他还不知道赵知佑为什么还不和兰若分开,但在等待直播结束时的时候,他突然看到了墙上贴着的电影宣传海报,这一版的海报只有伽南和祝原,也就是被网友戏称为“倾城之恋”的小屋互相依偎画面,祝原带着像是未经驯化的野生动物的纯净与戾气,眼睛一错不错地盯着伽南。
盛琪的灵光突然一现,不得不说表哥挑选演员的目光称得上毒辣,像伽南身上存在陈锦星的投射,着眼点是陈锦星自我的重生,祝原的身上也存在着赵知佑的底色,他是一只已经被驯养过的野生动物。
社会的底层就像是一片丛林,那个独自沉默生活在底层的赵知佑,犹在努力适应丛林的社会法则,还尚未适应出成果,就有人看到了他,将他带到了城市的钢筋水泥里,收养、驯服、教化,另一套规则就这样刻在了他的骨子里。
所以现在,他永远需要有人供养他。
赵知佑不是那种好了伤疤忘了疼的人,谁在他身上留下印记,便永远存在着,他习惯于向晚那种像是抚养般的情爱,哪怕他现在不再生活窘迫,他还是需要有人源源不断地用以往一切生活经验的总和去供奉、教养他。
但与那些真正流浪街头的小动物相比,他大概还多长了几分慧根吧,他会挑选饲主,打着收养名号靠近他的人不知几何,他独独选中了向晚,向晚在感情方面来说可能不是那么好,但同时,他是个世俗意义上的好人,也确实改变了赵知佑的命运。
现在,又是兰若,与其说是兰若看中了他,不如说是他看中了兰若,那些刻在他内心深处的东西会带领他到兰若身边。
甚至于陈昭也是因此才能留在他身边的。
供养,与奉献的区别可谓天差地别。
前者是像是父母之爱,付出当然要有回报,回报不是指物质也不是指肉/欲,更多是精神上,而赵知佑在给出这种精神上的回报时,是能反哺他自身的,他享受这种反馈。
后者,就多了些自我感动式的大义凛然,赵知佑这样的人,应该看不上,打着为他奉献的旗号要求他回报的人多的是,而真正甘于奉献的,他会享受不到乐趣。
也就是说,如果他摆出一副教导者/合作方而不是守护者的姿态,适当收取一些回报,然后兰若那边再出些什么岔子,赵知佑心中的天平也许会倒向他。
于是盛琪说:“我们一起吧,重新组合出道,我不会让你失望。”
赵知佑思考了几秒,“我们找个地方坐下来谈吧。”
随后他问了下兰若在哪,得到正准备出发的消息,便说:“你忙你的吧,不用来接我,我有点事。”
兰若:“什么事?”
这条消息没有得到回复。
他们在一家咖啡馆的包厢坐下来,点了咖啡和小蛋糕。
盛琪给赵知佑看了自己对整张专辑的概念规划,告诉赵知佑,“其实我一开始是打算给你单独出歌,但我刚才想了想,你毕竟不是专业唱歌的,基于你唱歌的水平来做的曲子,缺少了一些爆点,而且太平淡的话也限制了你的舞蹈优势发挥,我也打算出歌,但是我不想跟你打擂台,不如我们合作?”
其实关于这些问题他一开始就想好了,他已经用大段重复的洗脑性非唱段旋律给赵知佑预留了跳舞空间,但这时候也不能把自己的小心思说出来,但他确定自己的加入,起码在歌曲质量水平上肯定会如虎添翼。
盛琪说完也不急着要他回复,而是把自己的蓝牙耳机分他一个,两只脑袋凑在一起听DEMO,他适时地做出一些解说。
赵知佑托着腮,一边听一边用修长的手指摩挲杯壁。
盛琪听着听着,醉翁之意不在酒了,出神地看了他好一会儿,好久不见,他的英俊甚至更浓艳了,似乎已经从一个男孩变成了男人,让人几乎移不开眼睛。
不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