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谨慎,望闻问切每一步都细致入微。
谢明灼一直耐心等待,直到院判眉心微微蹙起。
“如何?”
“这……”院判一时语塞,为难望向昌蔚。
昌蔚面色如常,笑道:“生老病死是自然规律,我只是遵循这一规律罢了。”
“什么病?”谢明灼声音冷静,心里却乱作一团麻。
她认识昌蔚也不过数月,以师生身份相处的时间更短,但昌蔚此人,绝对算得上国之重臣。
他一旦倒下,朝廷局势恐怕会经历一次大洗牌。
况且她回京之后,明显感觉到昌蔚对她态度的转变,从以前的告诫到现在沉默的支持。
她心里已经将他当成真正的恩师。
“阁老的咳疾的确是风寒引起,但……”院判内心无比惋惜道,“真正的病症在胃,噎嗝积聚,有癥瘕之症,只能服药缓解,无法根治,若休养得当,最多三年。”
谢明灼看过很多杂记,知道这是什么意思。
在这个时代,就算是早期胃部恶性肿瘤,也无法切除治疗。
第72章
◎建天工院◎
谢明灼封锁了消息。
她明白昌蔚一直隐瞒病情,也是为了避免朝廷动荡。
一家五口围坐桌旁,气氛有些凝重。
谢长锋长叹一声:“老昌的棋下得特别好,几个阁臣里,我最爱同他手谈。”
“确实可惜。”
孟绮和昌蔚的交集不多,但对他的为人处世也有耳闻,这样的国之栋梁,只余三年寿命,怎能不叫人扼腕?
“得研究一下现代医学,”谢明烜点出本质,“要不然以后这种事只会更多。”
五人都没涉猎过医学,让他们从无到有建立体系,实在强人所难。
谢明烁:“我还是坚信人民大众的智慧,给他们一个方向,人才会自己钻研。”
众人一致同意,看向一直没发表观点的谢明灼。
“勺勺,你怎么想?”
谢明灼已经缓过神,并接受昌蔚时日无多的事实。
说实话,她如今能够顺利参政议政,除了爹娘兄长的全力支持,也少不了老昌无声的拥护。
若没有他在前面挡着,天下文人士子的唾沫都能把她淹了。
他没有明确表示过支持,但内阁首辅不发话,其余人也不会悍不畏死,同时得罪皇帝和首辅。
“我在想,三年时间,我们能做到什么程度?”
谢明烁更敏锐,很快领会她的意思,思忖道:“军队和舆论喉舌,重中之重。”
“要不制定一个三年计划?”孟绮提议。
谢长锋:“我同意。需要干什么,我全力配合。”
五人取来纸笔,一边讨论一边记录,直到亥时,吴山青在殿外提醒夜深,他们才暂停会议。
翌日,细雨绵绵。
谢明灼上完朝会,停了今日的听学,乘坐马车前往黄华坊。
路上从报童手中买了最新一期的报纸,还在有名的老字号铺子,挑了一些特色小吃。
刚看完报纸,马车猛地一个急刹。
待车停稳,冯采玉掀帘而入,担心道:“二娘子,方才可有撞到?”
“无碍,外面什么情况?”
姜晴的声音传来:“有个人摔倒在地,差点撞到马。”
碰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