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8章 偏不让你如意(2 / 2)

因而思索了一番之后,贾母不由在心里叹息了一声。

贾母开口说道:「环哥儿,家里必定是没有想让你走武举,从军中谋出身的打算的。

,「这武举报名,想是下面人弄错了也是有的,你放心,我必定会让人严惩他们!」

「这武举,你既已报了名,去走一个过场也就罢了。」

「当今圣上下了旨,让勋贵家子弟报名参加武举,既已报了名,倒是不好不去的。」

贾环听了,便知贾母又在和稀泥。

他此次前来,本也没准备贾母能给他做主的。

但是,事情却是要让贾母知道,心里有数才好。

回到东小院之后,贾环不得不暂时放下联合文会的事情,先准备备考武举。

贾母的意思,是让他去走个过场。

王夫人的心思,也只是恶心恶心他。

毕竟,只是参加武举而已,对他虽没好处,但也没什麽实质性坏处就是了。

只是,到了贾环这儿,他却并不想就这麽走走过场了事。

一不做,二不休。

既然要考,那就考个名堂出来。

到时候,他倒是要看看王夫人是何等嘴脸,而在此前,贾环对武举了解并不多。

如今,他倒是要好好了解一番武举。

很快,贾环便摸清楚了武举的流程。

大夏朝的武举和科举有些相似,也是四级考试。

同样是童试丶乡试丶会试丶殿试。

当然,武举的童试要比科举童子试简单的多。

科举的童子试要过三关才能获得秀才功名。

而武举的童子试只需要考一场就能获得功名。

而童试共比三场,前两场在室外校场举行,又叫外场。

第三场是室内举行,又叫内场。

第一场考的是骑射,在马道边竖三块靶子,彼此之间距离三十五弓。

每名考生都要骑马在马道跑两个来回,拉弓射箭射出九支箭,至少要射中三箭,才算合格,否则不能进行下一关考试。

第二场考的是步射和技勇,步靶高五尺五寸,宽二尺五寸。

考生站在距离靶子三十弓一一大约是五十步外射箭,箭头为铁箭头,每个考生都连射六箭。

并且还必须要射中靶子中央,擦边者,不计入有效成绩。

考生在步射时,拉弓以五力为准,一力为十斤,允许考生加力。

最多可加到十二力弓,加力过关者,对考生成绩有加成。

六箭中二者过关,可进行下一步考试,名为技勇。

第一项为摄石,就是举石锁,摄石必须使石锁离地一尺,上膝或上胸。

要求将石担提到胸腹之间的高度,再藉助腰腹力量将石担底部左右各翻露一次,叫做「献印」,一次完成为合格。

石锁共分二百斤石,二百五十斤石,三百斤石以及五百斤超级石几个档次。

技勇的最后一项是舞刀,刀有80斤丶100斤和120斤三种。

考试人抓刀先耍一个左右闯刀过顶,再接一个前后胸舞花,必须一次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