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6章 警告?
乾清宫。
戴义一五一十的将内阁的商讨过程和结果,都对朱佑说了一遍,听完之后,朱佑堂也不由陷入了思索当中。
不得不说,这个徐薄也是个人才,前脚知道自己被刘吉给算计了,后脚就开始挖坑了。
吏部呈上来的候选名单,朱佑堂自然是看过的,他的心中也早就有了人选。
之所要再让内阁商议一遍,还是想看看如今内阁诸臣,在这件事上的态度和立场。
单纯从朝堂上的舆论来看,几人当中,呼声最高的是右都御史叶淇和南京兵部尚书马文升。
原因也很简单,他们都是因为弹劾过李孜省才被排挤出京的,此时朝中想要将他们召回,大半还是因为传奉官事件的馀韵。
但对于朱佑橙来说,他首先排除的就是这两个人。
应该说,哪怕是知道了明末东林党的祸患,但是,朱佑堂心里也并没有一杆子把清流一船人给打翻。
这帮清流们固然是有这样那样的毛病,可其中也不乏是有真正效忠朝廷的有才之人的但可惜,叶淇和马文升不是这样的人。
这两个人秉性不坏,也算是为国事尽忠竭力,但是奈何能力不足,说白了就是蠢!
前世的时候,叶淇任户部尚书,废除了开中法,导致边备进一步废弛,而作为兵部尚书的马文升,也没好到哪去,他裁撤了沿边的守备内臣,在对蒙古的态度上,一再选择退让容忍,最终使得边境局势糜烂。
而最让人无奈的是,他们二人并不是什麽奸臣,相反的,他们上任之后宵衣旺食,十分勤勉,各种政策最初提出的时候,也都有理有据。
但这些政策试试到了最后,却反而催生出了反面的效果。
所以事实上,这就是清流们的瘤疾所在,这帮清流用严苛的道德来要求所有人,作为统一的标准,却反而并不看重能力,仿佛只要一个人的心是好的,那麽他就一定能办好事一样。
剩下的人当中,贾俊也是差不多的情形,他的能力虽然算是出众的,但基本上也止步于侍郎级别,要让他再进一步担任尚书,属实是有些不足。
因此实际上,真正角逐这个工部尚书职位的,就只有丘浚和刘宣。
二人当中,丘浚的劣势在于,他是儒学大家,但是对于实务的经历并不算多,属于一个理论派,相较之下,刘宣的履历就更加丰富。
不过看着面前内阁的票拟,朱佑堂摇了摇头,很快就在上面勾了一个名字,然后转手递给了戴义。
「拟旨,命礼部侍郎丘浚升任工部尚书,另外,传旨给内阁,首辅刘吉行事不谨,罚俸一月。」
「是」
内阁。
刘吉看着面前的戴义,脸上缓缓浮起一个问号。
「公公,陛下就只说了这麽一句,没有别的?」
「没了,这就是原话。」
戴义脸上带着谦恭的笑容,多的却并不开口,只是欠了欠身,随后便转身离开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