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以由自己主动放开,反而还可以更有效的控制这个进程,有些事挡是挡不住的,但是可以因势利导,将其控制在自己的手里。
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
朱佑堂相信,这些商人或许可以不在乎别的,但是,用仕途和地位这两个利器,一定是能够撕开一道口子的。
只是,还是需要谨慎,这两个利器用来开路可以,终究不能长久使用。
当然,这都是后话了。
「奴婢明白。」
相较之下,此时的汪直就没有考虑那麽多了。
朱佑这一大段的话,对于汪太监来说,其实就一个意思,只要能把商行开办起来,把远洋贸易的商税收上来,扩大出越来越多的皇商,那麽,他就可以在一定限度内放手施为,甚至于如果特殊情况下,这个一定限度,也不是不可以商量。
这对于曾经统领西厂的汪直来说,可太熟了。
虽然说他对经济方面并不精通,但是,对于怎麽办好差事,他的手段可多了去了,只要皇帝能放开对他的约束,汪太监有无数种办法,能够把事情给做成。
要知道,虽然这几年的起复,让汪太监的性情收敛了许多,但是他骨子里那股劲儿是不会消失的,否则,他也就不是汪直了。
看着汪直眼底的兴奋,朱佑堂倒是并不担心,还是那句话,不同的人有不同的用处,现如今在皇家商行这件事上,需要的就是汪直这样的人。
把这件事交办下去之后,朱佑堂回到乾清宫歇息了片刻,很快就将郭镛召了过来。
之前他将汪直召回京师,本质上是想利用他对内宫的了解来整肃宫闹,其效果自然是显着的,揪出了不少藏在宫城里的不轨之徒。
现如今,他要让汪直远赴沿海办事,对宫里的看管,自然要更加多上些心思。
「近些日子以来,后宫中可有什麽事情?」
名义上来说,现在应该是皇后统辖六宫,但实际上,朱佑堂托付的两个大太监,张氏根本就管不了。
汪直就不说了,整个皇城当中,除了朱佑橙和周太皇太后之外,就连王太后也不放在他的眼中,更何况一个张氏。
而郭镛这边,之前因为调查送信宫女的事,张氏和郭镛也结了仇,自然关系也不会好。
但正因如此,朱佑橙才特意要将郭镛继续放在后宫当中,算是给张氏一个威,让她时时刻刻意识到,不能肆无忌惮的随意作为。
郭镛是个识趣的人,自打张氏册立之后,实质上拿回了许多后宫事务的管辖权,郭倒是也不争,就这麽安安分分的呆在御前,只是时不时的回去复查一下后宫的事务,然后向朱佑堂来回报。
「回皇爷,宫中倒是平顺的很,皇后娘娘这些日子也都在尽心管理宫中事宜,若说有什麽事的话,便是太医昨日刚刚诊出来,郑妃娘娘有喜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