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4章 天凉了,主公也该加件衣裳了!(求订阅求月票)
抚州城,燕王宫。
大殿两旁文武并济,一片肃穆,但却无人应和,宛若噤声。
直到,「燕王」的咆哮声响起。
「谁能告诉寡,为何军还未曾驰援,便已经开始损兵折将了?」
殿内众人面面相觑,文武百官默不作声,没人敢当出头鸟。
「燕王」张勋站在御阶之上,神色阴沉如水。
「不说话?都哑巴了?张显你说!」
作为此次组织战事名义上的最高统帅,世子张显明白自己难辞其咎。
「父王。」
他跪在了大殿之上,头颅触碰到冰冷的地砖上,却沉默不语。
毕竟是自己的儿子,「燕王」张勋又能如何?
他叹了口气,目光又看向了文臣之首。
「冯相?」
冯季绕连忙来的张显左侧,跪在了一旁。
「大王,眼下还不是追究谁对谁错的时候,安王大军来势汹汹,已经破了乾宁府城,距离我王都只有二百馀里的距离了大王!」
冯季绕没有选择辩解,而是选择「围魏救赵」岔开话题,而且,这的确也是当前「燕国」面临的直接威胁。
二百里的距离,对于骑兵来说,不过是一两日的路程,这几乎已经算得上兵临城下了!
「燕王」张勋闻听,忍不住深吸了口气。
「橙阳县侯!」
「臣在!」
杜明润正沉浸在伤痛之中,毕竟,乾宁府城若是破了,他儿子杜思远却没有消息传递过来,那麽,想必是凶多吉少了。
他一共就两个儿子,长子杜思远和次子杜思乡,后者那个孽畜他都不想提,直接将自己名字都给改了,叫杜子玉!
这年代,打死都是轻的。
但眼下,白发人送黑发人啊,杜明润也不知道眼下再生一个还来不来得及。
「杜卿,告诉寡,王都附近的守军,能不能顶住安王的军?」
「燕王」张勋的询问让杜明润回身,他赶紧一礼,躬身说道:「大王,眼下王都附近,只有一万神武卒禁军,以及五千城防兵,靠这点兵力想要防范安王大军,属实杯水车薪!」
「燕王」张勋皱眉,他这才发现,王都附近竟然只剩下这点人了。
他疑惑。
「寡人的十几万大军呢!」
杜明润如数家珍地回应着:「一万五的神武卒和一万五的抚州军,拢共三万人去了驰援保民寺,这部分就是昨夜在乾宁被围的那两支军队,从逃回来的神武卒骑兵口述来看,眼下大概是凶多吉少了。
察觉到了乾宁战况出现了变故,世子殿下立即命臣,将之前准备调拨前线的五万新卒重新召回。」
嗯,事实上,这五万新兵根本就没走多远,不然也不会这麽容易被召回来。
「其馀者,还有一万抚州军驻守在临当一线。还有一万两千神武卒,以及一万五千抚州军,外加两万辅兵组成的东路军,正在河西府与骁骑军作战!」
之前几次大战损失的人员都剔除了,不然,东路军之前其主力就超过五万人O
「燕王」张勋听了,只感觉到头痛欲裂。
「这个时候还打什麽仗?都召回来,召回来!」
大殿中跪着的张显抬起头,目光凝视着御阶上的「燕王」张勋。
「父王,儿臣早就已经下令,命与骁骑军作战的大军班师回王都,但河西距离王都足有上千里,哪怕是日夜兼程,回来也需要不少时日!「
「燕王」张勋听了愣了一下,随后勃然大怒!
「也就是说,寡人只能靠着这一万神武卒禁军,和五千守城军,来抗衡安王的虎狼之师?」
满殿群臣,不发一言,只是在私下里用眼神交流。
「燕王」这棵树看起来不够粗啊!
杜明润倒是想开口,说临当那一万抚州军已经被世子殿下紧急调回王都了,如今正在路上。
但世子没说,他自然也不好亲自说。
「燕王」张勋怒极而笑,气的坐在了王座上,忍不住哈哈大笑起来。
「好好好,都想和寡人遗臭万年,当这亡国之君和亡国之臣是吧?」
「大王!」
关键时刻,还得是冯季绕这个多年的心腹靠谱些。
「如今之计,只有两策并,或许能解救我燕国于水之中。」
「燕王」张勋听了,忍不住激动地盯着他。
世子张显也偏过头,目光殷切的凝视着自己的这位盟友,还有殿内的其它人,都一眨不眨的看着冯季绕,想看看这位深得大王和世子信任的丞相,到底能想出如何惊世骇俗的谋略来。
「爱卿快快说来!」
但反观冯季绕,并且有丝毫得意,反而长叹了口气,然后跪在了大殿之上。
「请大王恕臣妄言!」
「燕王」张勋更是着急,直接大手一挥道。
「快说,无论什麽话,寡人都恕你无罪!」
冯季绕抬起头,这才说道。
「两策只有两句话,一是称臣,二是迁都!」
话音落下,满堂皆惊!
称臣是什麽意思?
向安王称臣?
对方又没有称王称帝,眼下向对方称臣,不光于礼不合,大王又该如何自处?又该将我「燕国」置于何地?
迁都就更别说了,一般只有国破家亡的时候,才会频繁发生,当然了,眼下的「燕国」的确有这种徵兆,但徵兆是徵兆,又岂能由你一人胡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