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4章 长龙道之战
对于有价值的人才,杨玄还是不吝啬对其提海量的供情绪价值的。
先是一副光脚跑入屠应熊帐篷内的感人戏码,然后双手抓紧对方袖口,一副怕屠应熊跑了的模样。
四目相对只时,眼眶泛红,鼻角抽搐,一声「应熊」声调拉长,情感充沛,这下情绪彻底上来了,根本控制不住啊!
直接就哭的稀里哗啦的,眼泪鼻涕直流,
一边哭,还一边认错,态度极为诚恳,且半路话音一转,说要是有屠先生在,我怎能落得如此进退维谷的地步,变相的肯定了屠应熊对龙州军的巨大价值。
文人求的是什麽?
除了名垂青史外,不就是学成文武艺,卖与帝王家嘛。
杨家不是帝王,只是龙州门阀,但扶龙而上不是更有成就感吗?
嗯,虽然杨玄没有丝毫的真龙之气,但目光一转,看向沉默不语的二公子杨绍。
锋芒内敛,胸有丘壑,倒是颇有些潜龙之相!
「屠先生?」
杨玄用袖子擦了擦泪水鼻涕,一脸诚恳的将屠应熊的思绪拉了回来。
「请先生教我!」
后者坐在塌上,脸色平静,但眉头却一直紧缩着。
杨玄抬头,试探地说道:「要不,就依先生旧时之言,我这就叫人宣布大军班师回龙州?」
「不可!」
「不可。」
前者是杨绍,后者是屠应熊。
二者对视了一眼,似乎都对这种默契感很满意。
屠应熊也顾不得拿架子了,毕竟,再拿架子,灶台就该烧没了。
「使君,刘光宗不足为虑,眼下最重要的是启甸关,使君觉得,那启甸关可能挡住安东军的强盛兵峰否?」
杨玄眨了眨眼睛,想了片刻,这才说道:「启甸关乃龙州第一关,眼下还有两万守军,依靠城坚兵精,守个月旬总该做得到吧?
他是基于往日和慕容绍对战的经验而谈那慕容绍可是东夷名将,二者之间,杨玄虽然总是吃亏,但十几年下来,启甸关一直未失,靠的就是雄关之力。
但屠应熊却不赞同。
他举例道。
「那启甸关,比之上城如何?」
「这?」
杨玄突然有些底气不足,因为上城直面启甸关,二者光论城池坚固,大概属于半斤八两的区别。
屠应熊又给了杨玄致命一击,打断了后者的侥幸。
「那上城守军八万,尚一夜被破,启甸关不过两万人,使君,安东兵峰,怕是不久就会出现在眼前了!」
杨玄终于慌了。
就像被人浇了一盆凉水冰水一样。
那团原本气势汹汹,想要找安东军决一死战,以报长子之仇的怒火骤然熄灭。
这下彻底清醒了!
「先生,先生救我!」杨玄紧紧抓住屠应熊的手,仿佛溺水者在抓住最后一根救命稻草。
「我来此,自然是为了救使君而来。」屠应熊这才站起身子,然后拉着杨玄,走到了刚刚铺开的舆图前。
「使君且看。」
「眼下我大军在长龙道内,龙头口为刘光宗部,那刘光宗有勇无谋,不足为惧,只需待半夜派两支伏兵,沿着两侧山脊处夜袭刘光宗部,黑夜晦涩难明,刘光宗摸不清我军主力在哪侧,必定分兵!
他兵员不过六千,一旦分兵,地势之力削弱大半,到时候,我军当遣精锐之土,不惜一切的代价拿下一路山脊,只要冲出去一路人马,从后迁回,到时龙头口必破!
我军可藉此扼守龙头口,长龙道在手,犹如坚城护身,且口道狭小,更甚那天下雄关,哪怕明日安东军来袭,也可抵挡对方兵峰!」
杨玄倒不是不信屠应熊的建议,而是有些疑惑,
「那安东既然兵峰强盛,为何不班师回龙州徐徐图之,何必再南出上龙道呢?」
屠应熊突然有些头疼。
杨绍也不得不开口解释。
「父亲,我大军人员繁杂,行军缓慢,一日不过二三十里,若启甸关破,安东有骑兵快速奔袭,二者相距不过一百五十里,我军步卒如何跑的过骑兵?」
杨玄这才想起,之前东夷国灭,就有情报显示,安东军有一支骑兵,疑似一夜奔袭三百馀里!
「那还等什麽?」
「快,不要等天黑了,现在就派兵夺取龙头口!」
「让大军压上去,不计伤亡,誓要夺取长龙道!」
原本一毛不拔的吝啬鬼,突然之间不光拔毛了,还将鸡杀了吃掉养足力气,这分明是准备杀人啊!
陈珂站在高山峻岭之上看的真切,那刘光宗可就惨了。
杨玄大军占据人数优势,可梯次推进,可以轮番进攻,从而让士卒保持一定的体力,反观刘光宗部就不行。
哪怕占据着地势之力,但毕竟势单力薄。
定裹之乱耗尽了定裹军的元气,导致兵力不足,且刘光宗暴怒而来,不顾士卒疲倦,眼下这帮人,可是都是在定襄血战了一昼夜,然后又被刘光宗一路急行军,紧急拉来长龙道和杨玄死磕了一夜,状态能好就奇了怪了,他们又不是「系统兵」。
而且,为了能在杨玄大军走出长龙道之前堵住他,刘光宗抛弃了所有大型辐重,沿着魂断山和燕山夹缝一路急行军之下,像大型弓弩丶拒马丶重盾丶火油丶钩竿丶塞门刀车等等或攻击丶或防御的军械几乎都没有带来。
反观杨玄部,此次是为了报仇雪恨攻伐上城而来,不仅带足了各种军械,眼下甚至还有顿辐车丶投石机这种大杀器。
也就是刘光宗占据了地利,换个地方怕早就溃不成军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