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74 章 第 74 章(2 / 2)

侯门 希昀 5895 字 2天前

他方才进来瞥见黑龙卫首领脸色不好看,不消说定是得了皇帝训斥,可眼下黑龙卫救下他这名重臣,也算一份功劳。那名黑龙卫果然回了一礼。

不管怎么说,身为天子,对着这么一个无法无天的所在,多少还是存几分忌惮的。皇帝又问,“裴卿,依你之见,银环果然是落着他们之手了?”

裴越深吸一气,回道,“陛下,不瞒您说,臣猜测是如此。”这事瞒都瞒不住,裴越不能瞒。

皇帝面色发紧,“这么说,那夜入盗奉天殿的是他们的人?朝中也有他们的帮手?”

裴越沉吟道,“陛下,此前臣便怀疑过此事,也查过相关可疑人员,诸如萧镇,王尧,甚至巢正群,梁缙中等...”这个时候说真话比说谎要管用。

皇帝今夜遣黑龙卫去,难保不是怀疑上他,他若不抖漏点真材实料,如何叫皇帝信服。

皇帝听了这番话,眉头略略骤起,缓慢从御案后绕出来,撩眼觑他,“你为何怀疑巢正群?”

裴越跟随他步伐转身,面朝他道,“陛下,敲登闻鼓的是他,与肃州军关系密切的是他,若是莲花门的人寻上他,叫他弄一枚令牌,当是不难。”

皇帝却不是很认同,“巢正群这个人,性子直,也肯卖命,你叫他为李襄的案子豁出去命,他能干,可若是莲花门的人寻上他,叫他仿制令牌,朕认为他不会这么做。”

“这可是满门抄斩的大罪,仅凭莲花门的人,还没这个分量让他冒这么大风险,应该不是他。”裴越何尝不这么想,可若那个人是李襄之女,就足以让巢正群赴死。

他旋即失笑,“陛下,倒不是臣怀疑他,而是臣根据线索锁定可疑人选时,他也被圈定在内。”

这符合裴越一贯的作风,皇帝踱步至窗下,张望窗外的夜色,琢磨道,“你说的也对,也不能排除他,这样,你暗中继续摸排,朕不准许朝中有人私结莲花门。”“臣遵旨。”

虽然莲花门的人可恨,只是今夜连着除掉了十八罗汉之八,这于皇帝而言何尝不是一件幸事,南靖王堂而皇之遣十八罗汉入晋,是见李蔺昭已死,大晋无人是十八罗汉对手,行的挑衅之举。

皇帝心里不无忌恨。莲花门这么做,也算是为他出一口气。“对了裴卿,北燕那边死了这么多人,明日阿尔纳铁定来寻说法,届时如何交待?”

裴越拱袖道,“臣回来的路上也想过,就直言不讳知会北燕,是双枪莲花的传人出手料理了十八罗汉,好叫他们生出几分忌惮,以为李蔺昭之后,大晋无人了。”

“可以。”皇帝十分认可,扭头看着他,“所以,这次你该是见过双枪莲花的传人?”裴越脑海浮现明怡的身影,应了一声,“来了两个年轻人,都蒙着面,兴许是。”

皇帝想起莲花门,心里头还是很不安,“朕得想个法子招安,莲花门必须为朕所用。”

后来又提起李襄,皇帝早从黑龙卫嘴里得知李襄被毒一事,眼下只问裴越可审出什么,裴越便知黑龙卫将他故弄玄虚那一幕禀报了皇帝,裴越据实已告,只道是自己想诈一诈高旭,皇帝倒也没说什么。

最后皇帝踱步至他跟前,掀起眼帘看他,“裴卿,你很想审李襄一案?”

裴越这回没有任何遮掩或迟疑,长揖而下,肃然道,“陛下,非臣要审李襄,而是必须由三法司来审李襄,这样的大案,要案,若交给锦衣卫全权处置,三法司之信誉和威望将每况愈下,于朝廷不利。”

皇帝何尝不懂这个道理,锦衣卫和东厂说白了是他制衡外朝的筹码,可一旦这两者凌驾于三法司之上,将纲纪败坏,国之不国,这也不是他愿意看到的。

制衡二字讲究一个平衡。“行,夜深,你今夜受了惊,快些回去歇着,至于这桩事,朕再思量思量。”裴越猜到皇帝已被自己说服了大半,放了心,告退离开。

一名小内使擒着一盏风灯,送裴越去午门,裴越迈出御书房,望向深邃高远的苍穹,心头涌上一股怅然,他从小内使手中接过风灯,独自前行。

一步一步下了台阶,穿过漆黑的丹墀,往午门方向去。

丹墀广阔,无边无际的风从四面八方涌过来,他长身挺拔,擒着一盏孤灯,穿梭在夜色里,恍若暗夜行舟的旅人,这一路他走得格外沉默,也格外艰难。

此间已了,那厢呢,又该何去何从。为了她,赔上裴氏满门性命,赌上裴家宗族的信誉和前程,那是万万不能的。可就这么扔开她,又如何做得到。

十年修得同船渡,百年修得共枕眠。裴越疲惫地揉着眉心。已近子时,夜色更深了,月华也渐渐藏去云层后,只轻轻撂下一弧落在他眉梢,有如清霜。

裴越大步迈出午门,侯了整整一夜的沈奇,见状急忙迎了上来,见他脸色不好,赶忙掺了一把扶他上车,“家主,游七回京了,正在书房等您。”

裴越一怔,所以,该来的还是来了。

第75章第75章x\hw\x6\.c\om(xh/wx/6.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