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82 章 第二次公演(12)(1 / 2)

第82章第二次公演(12)

相比于一公,节目组在二公上花费的心思更多。

练习生们在搞创作,他们这些工作人员也想折腾出一点创新,这才对得起网上泼天的热度。

扩大的场地,现场观众门票数的增加,项目员工的调拨……这些都只是隐在节目背后的东西,想要博得线上观众的喜爱,仍然要靠舞台硬实力说话。

舞美设计的预算提高,主持人台本与舞台的结合,以及拉票环节增加节目效果的小游戏pk,这三者才能真正拔高节目正片质量。

有前两组舞台的铺垫,观众对昆廷小队整出的大动静接受良好,甚至还有点兴奋。

像废土、末日、世界毁灭等等这样的题材在文学创作中并不罕见,但在爱豆舞台上却是难得的大场面。

关键这还不是有后期制作剪辑的MV,而是现场面对面的舞台。

相比起前两组的“毕业派对”和“初恋那些事”,第三组一上台的气势就不一样,这种强烈的反差很能带给观众新鲜感。

昆廷小队原创的这首歌歌名叫《火种》,和星星之火是一个意思。

在编曲阶段,昆廷对歌曲intro(导入)的初版草稿是一段带混响效果的口哨小调,恰好他们队好几个人都会吹口哨。

但认真考虑后,结合末日废土的背景,或许在开篇定下废土风鲜明的基调更重要。

比如轰鸣炸响的防空警报。

比如机械故障的电流滋滋声。

再比如能源将尽的AI提示,虚弱却顽强地将末日将至的警告传递给人类。

主持人台本上的词是昆廷撰写AI提示的初稿,因为太长被废弃,但在他听说节目组要将现场主持与舞台结合后,这段废稿便机缘巧合地派上用场。

就目前情况来看,观众反馈还不错。

随着机械女声的消失,象征死亡的心跳监测仪的“嘀——”声持续三秒。

“嘀嘀——嘀嘀——”

心电图重新泛起波澜,原本仅有棚顶一束冷光灯打光的昏暗舞台,也被边缘等距放置的一盏盏帕灯照亮。

雪白发散的光,犹如日出前地平线隐约透出的微芒。

一阵竖琴声响起,弗里吉亚调式的前奏听起来神秘而忧郁。

如同潮起潮落时,海水反复浸润沙砾,那种冰凉的、潮湿的触感,一点点蔓延进听众心里。

单膝蹲在损毁的建筑残骸之下的昆廷,伸手拎起油灯,踩着前奏采样里心跳的节拍,和其余六位队友一样,以舞台中央的卫星接收器为轴心,呈半圆形绕场。

主歌1由杨司易和庄淖演唱,一首歌正式开始的第一句词往往承担着开口定调的责任。

昆廷选择让杨司易唱第一句是因为他的声音在所有人里最显小,少年感很强,如果夹一下嗓子就跟小孩一样,当然,唱主歌时并不需要他夹嗓子。

年轻的声音与悲壮的末日相碰撞,节奏越来越快、越

然还不错。”

考虑到乔学和薛明烛不太会跳舞,盛元煦、唐衡、庄淖三人的舞蹈水平也比较一般,队内能唱又能跳基本上只有昆廷和杨司易。

所以才编舞阶段,他们就没打算挑战高难度,而是借助布景、妆造和走位来丰富舞台。

轮到谁的part,谁就站中间摆pose,非常粗暴简单的策略,配合现场灯光,也能做很出彩的效果。

副歌1的最后一句由盛元煦结束。

站在中间聚光灯下的年轻人垂眸,放下平举的、仿佛托着火焰的手,低着头退入黑暗。

下一秒,原本在他一左一右的昆廷和薛明烛齐齐朝前迈出一步,两束如火般燃烧的聚光灯将他们轰然照亮。

扛着斯坦尼康的摄像师站在薛明烛侧面,后者不知道从哪里掏出一个话筒,抵在唇下,卡着变奏的第一个鼓点,完美进拍。

激烈的快嘴rap如机关枪般砰砰炸开。

节目组提供的demo在经过昆廷改编后已经与原版大相径庭,光靠人耳几乎听不出相似性,只有扒谱才能恍然察觉这是同一段旋律在不断重复。

而踩在这段炸场flow上的快嘴简直像火药一样,毫无瑕疵地承接副歌,将高潮推向更高潮!

努力工作的鼓风机和干冰喷雾在舞台上掀起沙尘暴,被灯光染色成沙雾的干冰朝两边扩散,鼓动的大风猎猎作响,将七个练习生或披或围的厚实棉布吹得朝后翻飞。

边缘破碎、泛着烧黑焦痕的棉麻布料带有爆炸、战火与死亡的气息,而站在废土之上的七个少年却是生机勃勃的火种。

戴着兜帽的少年直面飓风,垂在胸前的棉布肆意扬起,被交叉绑带紧紧束缚的胸膛一览无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