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03 章 坦白 | 更新+24w营养液加更二合一(1 / 2)

第103章坦白|更新+24w营养液加更二合一

魏白山看着昏黑一片的寝殿,不由得揪起眉头——万一刺客当真来了东宫潜藏在太子殿下寝殿呢?

他这时也顾不上殿下是不是已经歇下了,立刻高声在外头敲门通禀了一番。

里头一时没有动静。

虽然入了夜,但远没到就寝的时辰。

太子寝宫这时候没亮灯没动静,众人更是担忧。

魏白山又喊:“殿下?……殿下?”

寝殿内的烛光骤然亮起,有人快步上前推开门。

青年一身鹅黄色长衫,乌发被发带简单绑起,鬓边还零落着许多碎发,显然是匆忙之下迅速整了整装束。

他一双眼睛含着水色,眼尾似乎还挂着微红,在昏暗夜色中模糊不清。

宫人们忙行礼道:“太子殿下。”

“起来吧,”沈持意敛下仓皇,面露愧色,对着皇后微微俯身作揖,解释道,“儿臣方才累得厉害,趴在桌上便睡着了,不曾想居然让母后久等。”

楼明月眉目温和:“无事便好。”

人都到门口了,越拦着人越欲盖弥彰,太子殿下只好侧开身来请皇后进来坐下一叙。

魏白山要进来伺候,沈持意只让他把茶案旁的烛火点燃,便把人打发出去。

皇后一进屋,便瞧见了深处的床榻——那里没有点灯,层层床幔垂落而下,什么也瞧不清。

她仍是噙着笑,面色无改,只回过头来,对身边的徐掌事说:“门外候着吧,本宫和太子说几句话便回宫。”

“是。”

徐掌事就这么和魏总管一人选了一边在门外站着。

沈持意跟在皇后身边回屋,还是没忍住瞄了一眼那看似毫无动静的床榻。

他见皇后没什么异样,这才坐下,装模作样地对皇帝遇刺露出了惊讶与担忧。

皇后安抚他,和他说了说天子的情况与刺客之事,滴水不漏,面面俱到。

却没有提及枭王。

“太子,”场面话说完,皇后突然问他,“你的暗卫呢?”

“在东宫暗处守着。”沈持意如实答道。

“今夜宫中不太平,太子还是让暗卫在身边护卫较好。”

这是让沈持意立刻把暗卫喊来眼前的意思。

沈持意恍然明悟。

皇后特意来临华殿看他,其实是来助东宫撇清关系的。

宫中在抓刺客,而那两个“不知踪迹”的刺客能无声无息地潜入宫禁,还能在飞云卫和禁军的追捕下全身而退,必然是个熟悉宫中地形的高手。

原本就在宫中的暗卫是最有可能被怀疑的人选。

今夜禁军会搜查整个皇城,必然也会搜查到东宫来。

皇后让他现在就把人都贴身带着,届时禁军看见暗卫一直在他的身边,会一五一十地禀报给皇帝。

再加上皇后来过东宫见太子,可以帮

无法安眠,筋疲力尽,却一反常态没有罢朝。

天子沉着脸坐在龙椅之上,听完禁军统领总述昨日搜查的结果。

他意味不明地问:“刺客只在筑星台和长亭宫现过踪迹?”

江元珩面露难色,似是在硬着头皮说:“是……”

有人出列。

“陛下,刺客最后消失在长亭宫,很可能被废太子枭王包庇窝藏!”

“两年前,废太子枭王便曾妄图逼宫谋反,陛下念他痴傻不曾降罪,从此幽禁长亭宫。可是废太子居然和昨夜明显熟悉宫禁的刺客扯上关系,枭王未尝没有包藏祸心的可能。”

那大臣跪下叩首,掷地有声,“为陛下安危计,为我朝国祚计,臣请陛下彻查长亭宫,绝不姑息谋反作乱之人!”

不少人陆陆续续出列附和,一同跪下请旨。

百官最前列,那位素来刚正不阿的楼家小公子正沉思地站在阁臣之中,理了理官袍袖摆,似是在踌躇要不要出列。

站在最前头的苏铉礼稍稍回头瞧见楼轻霜此态,眉头一皱。

他直接几步出列。柒伶久4留山欺伞令

“陛下,臣以为此言差矣!”

皇帝没有说话,只挥了挥手,让他继续。

“枭王已经疯了两年,缘何能指使刺客刺杀陛下?”

“若枭王当真装疯卖傻,那臣也觉得不可姑息谋反欺君之人!可枭王是否一直痴傻,尚需查证,此乃其一。”

“即便直接将枭王看做装疯卖傻,他人还被幽禁在长亭宫内,枭王又不能从这场刺杀里得益,缘何要在这个时候刺杀陛下?”

未尽之言,苏铉礼不敢说,朝堂之上的所有人却都听得懂。

皇帝如果当真遇刺身亡,谁是受益者?

那自然是能直接登基继位的太子。

苏铉礼震声道:“此事太过蹊跷,始作俑者居心叵测,请陛下三思!”

他这么一说,又有一部分苏党跟着跪下。

又有人出列跪下,说:“刺客现身长亭宫是不争的事实,苏相所言,为祸之人不可能想不到,这说明不了什么。至于其他,都只是无端的猜测,无凭无据,不可妄言。”

朝臣各执一词,朝堂之上乌泱泱跪了一大片人。

太子殿下虚晃一枪,却一石惊起千层浪,揭出了朝局巨网之中的无数勾连。

分明是左右天下的沉肃朝堂,勾连的党派却滑稽非常。

楼皇后所出的枭王成了楼氏弃子,同楼家有旧的朝臣不但没有保枭王之意,还隐隐在摘出过继到皇后膝下的现太子。

而这位现太子真正的母家苏家,反倒领着苏党意图把刺客之事往现太子身上引。

皇帝猛地咳嗽了几声,任由这些大臣跪着,谁的意见都没理。

他扫视一圈,沉声问:“太子呢?刚才江元珩说他昨日一直被暗卫护得很好,他今日怎么没来上朝?怎么,他也被刺了不成?”

高惟忠赶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