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303(1 / 2)

星身体扁平,又有棘,钙质骨板的韧性也不强,对体型不大的蛇来说,有吞食难度。而从能量转化这个角度来看,就算有蛇能吞,一只海星能为它们提供的能量也不多。

“还有,我对蛇研究有限,但是也听说过,蛇有判断猎物头尾的能力,吞食物的时候,会从头部开始。我想象不出蛇吞海星怎么下口,能找到头吗?”

李教授看向风羿,“所以,综合这些,我推测,应该没有蛇会蠢到去吃它。”

风羿点头,心中琢磨:

蛇与海星之间没有捕食关系,不算海星的天敌。

但那些海星怕我,怕到群体远远避开的程度。

由此可得——

我跟蛇没关系!

跟陆上、海里的蛇,都没关系!

所以,那些海星怕的只是我本人。

风羿的想法在脑子里转了一圈,又说道,“我看到……有人抓海星的时候,海星自己断了一条腕。”

他当然不会说自己做的那些事!

最近捞海星的船那么多,人来人往,问就是“我偶然看见的”。

李教授也没怀疑。

“你说的这种,属于海星的自切行为,是捕食关系中常见的一种机体反应。断了的腕之后还会再长出来。”李教授说。

“您的意思是,它,感受到捕食者带来的威胁,所以才自己切断了一条腕?类似壁虎断尾那种,牺牲局部保全整体的求生方式?”风羿问。

“差不多。不过如果在海中,除了捕食者,它们感受到外界环境带来的压迫时,也会出现这种行为,比如水温升高,环境污染,寄生虫或微生物感染,等等那些让它们机体受损的情况出现,就会有自切行为。”

“这样啊。”

风羿想着,那只在他手中自切的海星,究竟是“刻在DNA里的畏惧”,还是别的原因?

是偶然,还是必然?

要验证也不难。

再抓几只。

第二百零九章 工具人

就算要抓海星验证,也要等下次潜水,在海水里去试。

已经被捞上岸的那些,谁知道它们还受过什么别的刺激?干扰因素太多,还是将目标放到野外那些海星上,也能避开其他人的注意。

“对这次的海星爆发,您是什么看法?”风羿问。

李教授重重长叹一声,那股忧国忧民的气质越发明显。

“已经爆发,就很难制止了。捕捞只能在一定程度上减轻,但是解决不了根本问题。而且,此次的严重性超出大家的预计。”

“没有其他更安全高效的解决办法?”风羿好奇。

李教授摇摇头,“海星爆发并不是太罕见,气候异常期之前就出现过多次,气候异常期那20年更不必多说,之后,一直到现在,隔个几年十几年也会出现一次。海星爆发只是海洋问题其中之一。虽说已经多方面着手治理,人工鱼苗放流,资源保护区设立,养殖规模也控制了,但,依旧有很多问题不能解决。

“大海,气候,它们的能量太大了,以人类现在的技术,只能循序渐进。

“海星爆发的原因,大家看法都差不多,依然是那些,幼虫时期的天敌少了,它们数量也就多了,这一次,气候的小波动,波动方向还可能是利于它们的。”

稍稍停顿,李教授又说,“我的看法是,尽量减轻这次的损失,然后将时间和资源,更多的放在解决它们的繁殖和幼虫上面。出问题的最大可能就是这个环节。几十年前的过度捕捞鱼群,再到气候异常期的那20年,不管是陆地上还是海洋里,消失了太多生物。有种群衰退,也有群体崛起,此消彼长,想要回归和谐与平衡,太难了。海底森林计划知道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