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413(2 / 2)

太子:“大理寺为何不想接?因为那三人敢不远千里来到京师,即便不是大案,他们的事也很棘手!最少可以确定官官相护!否则用不着来京师!孤不信聪慧如你想不到这些!”

薛理点点头表示知道。

太子叹气:“为何不交给御史台?今年监察御史是不是还没有出发去江南巡察?”

薛理:“御史中丞担心监察御史办不好还把他连累了,就找陛下调人。可他嘴贱,特意在陛下跟前提了臣的名字。陛下想到臣比监察御史了解水乡,叫臣随监察御史走一趟。”

太子皱眉:“监察御史还去?”

薛理点点头:“殿下,江南有你的人?”

太子冷笑一声。

八年前两淮官吏回京述职是先见他再进宫面圣。送给皇帝的礼物只比他多一成。

自从他被废,那些官吏跟不认识他似的。

五年前他从东宫走出来,那些人也不曾出现,定是认为他能被废一次,就会被废第二次!

太子在薛理点拨下也看清楚,百名文官不如一名武将有用,因此也不在意他们的去留。

只是偶尔想起来,太子还是觉得憋屈:“查吧。”思索片刻,“朝中谁敢这个时候给林掌柜添堵,对你二哥一家不利,孤宰了他!”

薛理:“有殿下这句话,臣就放心了。”

太子:“天塌了孤给你顶着!”

薛理:“臣此行定把国库填满。明年殿下想做什么都可以放手去做!”

太子想起那年在仁和楼二楼和他爹的一番谈话:“去吧。”顿了顿,“人手不够尽管叫人给孤传信。”

薛理起身行礼告退。

回到家中,只有几个奴仆。做饭婆子给薛理煮一碗面,薛理因为这几日看档案睡得晚,饭后忍不住犯困,想着晚上要赶路就回房眯一会。

迷迷糊糊间听到窸窸窣窣的声音,薛理起身,便看到林知了在为他检查行囊。

薛理情不自禁地从身后抱住她,低声感叹:“林掌柜辛苦了。”

林知了:“这个时候路上都是人,怎么出城啊?”

薛理:“堂堂正正走出去。”

林知了惊得转过头。

薛理:“明日是忙假,你和鱼儿抽不开身,我去给二哥割麦子。马放到二哥家,我再同他们乘车南下。”

W?a?n?g?阯?F?a?b?u?y?e???f?ü???€?n???????????????????

林知了懊恼:“这几日丰庆楼招人,还有酒坊的事,忙昏了头,我都忘了麦子熟了。”

薛理:“别担心。就算京师有他们的同党,也要十日后才能发现我不在京师。但是他们做梦都想不到我在江南。一来我祖籍临安,陛下不会叫我去江南查案。其次太子殿下说,他没有万全之策也不敢动两淮。所以两淮官吏和他们京中同党就算承认我大胆包天,也不信我敢去扬州!”

林知了:“既然是查案,就不可能悄无声息。”

薛理:“到了人生地不熟的地方,定会打草惊蛇。但我们有渔民百姓遮掩。我要抓盐商,盐商可以躲进芦苇荡。盐商想杀我,我也可以躲进去。”

江南不止有当地百姓协助。薛理还想到一人——林蜻蜓夫家姐夫。他到扬州不过两年,当地盐商和官府定不会叫他知道他们的秘密。即便林蜻蜓夫家姐夫有心投诚,他们也会考察一两年。

外有百姓,内有内应,薛理感觉这次要比“庐州案”顺利。

薛理:“我们认为江淮一带情况复杂,也是根据‘长兴侯案’和‘庐州案’推测。也有可能两淮贪官并不如庐州知府猖狂。”

林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