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有黄真长(黄尊素)丶改名刘国华的汪文言,以前为东林党胆气和智囊..,
为何他们甘为皇上驱使,不怕骂名地全力推动新政?」
是啊,这些人大多是进士,饱读圣贤经义,忠实的儒理门人,怎麽就甘为皇上驱使,推行这背儒弃理的新政?
尤其是堵胤锡,苏州宜兴人,江南士林的一份子,却在松江戳江南士林的钱袋子,挖江南士林的根基,遭到江南士林的大力讨伐,恨不得挖他家祖坟的那种。
可堵胤锡依然坚持,毫不畏惧。
这些都是为什麽?
徐火勃也很好奇。
叶向高说:「有人说他们贪图权位富贵,老夫不相信。孙稚绳是老夫的学生,老夫深知其为人。
王正之(王家桢)丶袁节寰(袁可立)丶毕冲阳(毕自肃)曾是老夫故吏,卢建斗丶孙伯雅老夫曾接触过,都不是附翼攀鳞之人。
他们心怀大志,以天下兴亡为己任.:
老夫初始百思不得其解,后来收到孙稚绳的书信,知道一些内情,这才慢慢明白。
皇上雄才伟略,心里真正装有大明江山社稷,黎民百姓..:
很多事,不是说出来的,而是做出来的。
东林党善于说,不善于做;张太岳丶熊白飞等能臣干吏,善于做,不善于说。」
「那皇上呢?」
徐火勃好奇问。
「皇上啊,不仅善于做,还善于说。做起事来深谋远虑丶有条不,说起话来更是一套套的。
惟起,你看过皇上在报国讲习所,国子监特科班丶制置司官员学习班的圣言笔录吗?」
徐火勃笑了,「叶公,我可没有孙稚绳这样的学生。」
「稍后去书房,给你看看。
老夫在那些圣言笔录里印象最深刻的一篇,就是《权力和责任》。享有权力,就必须承担相应的责任...
士绅们为何堕落成如今这个样子,就是因为他们只想拥有权力,享受权力带来的好处,却不愿承担相应的责任。
他们被朝廷优免,占有了大量的田地,却在想方设法逃避田赋。兴工商,利用优免特权赚取大量钱财,却死活不肯交税...
他们吃相太难看了。
皇上却跟他们相反,公私分明,该赚钱时一点都不手软,能想出让人惊叹不已的赚钱法子。该缴税时,一点都不迟疑,绝不会拖欠半分。
有大志,有才干,有魄力,心怀社稷万民...如此明君,越是心有大志,有能力干出一番大事的才俊,越是死心塌地地跟随。
老夫看明白这些,有时候都心生后悔,为何不晚生二十年,也能与孙稚绳丶王正之丶卢建斗丶
孙伯雅他们,君臣相得,同心协力,开创一个新时代。」
徐火勃大吃一惊,「开创新时代?」
叶向高看了他一眼,「孙稚绳最新的一封信,告诉老夫,皇上准备在第一次兴明会代表会上,
把兴明会改为新明会。」
兴,是承前启后,继往开来。
新,是开天辟地,决心重新创造一个新的大明。
新的大明!
这等气魄,这等志向.:.难怪孙稚绳等人甘为驱使,堵牧子在江南赴汤蹈火也在所不惜。
徐火勃也终于明白叶向高刚才说的,幽幽地说:「高景逸,真是自寻死路。」
「高景逸还是很聪明,一眼看穿了棉纺厂暗藏的杀机。
但是他还在沿用方历年间的驱赶矿监税监的老法子。
时代在变,皇上也从神宗皇帝变成了当今天启皇帝,他却不明天机,不辩时务,还在沿用此前的老法子。
迁腐...
皇上骂得好啊,儒理之士,最大的毛病在于迁腐和傲慢,因循守旧还自视甚高。
民意?
高景逸还以为自己掌握着民意,却不知,皇上对民意的理解比他们要高明得多!」
「叶公,你这话让晚辈不是很明白。」
「高景逸意欲挟民意迫使皇上改弦易辙,重新回到他们设想的老路上。却不知,皇上会用民意要了他们的命。
高景逸,可怜,可惜,可叹。」
「叶公,高景逸有何可怜可惜和可叹的?」
「高景逸这一次不仅会身败,还会名裂,一世清名毁于一旦。
可惜!
他立身持正,却被那些贪婪的江南士绅们利用,被当了枪使。
可怜!
如此不明天机,不识时务者比比皆是,以后必定成为巨涛骇浪中,被击得粉碎的一个。
可叹!」
叶向高推开窗户,看着湛蓝的天空,幽幽地说。
「遇到了天启新时代,他们很幸运,也很不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