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4章 174【拨云见日】(2 / 2)

相国在上 上汤豆苗 3535 字 8天前

他当年和薛明章有不错的交情,如今和沈望更是至交,因此上次收到薛淮的求助信之后,他毫不犹豫伸出援手,但这不代表他对薛淮本人有多麽认可。

这次薛淮以雷霆之势清扫两淮积弊让他眼前一亮,此刻一番高瞻远瞩的分析更令他感到惊艳——破坏易善后难,只要拥有天子授予的尚方宝剑,查办那些贪官污吏只是时间问题,然而如何解决事后的一片狼藉,而非只是一味盯着库房里的金银财宝,这更考验主官的能力和眼界。

堂内其他官员无不敬佩地看着薛淮,谭明光心中毫无嫉妒之意,他愈发觉得之前的决断是这辈子最明智的选择,不只是通过这次的大案立下功劳,更重要的是他已经和薛淮站在一条船上。

「多谢臬台赞誉。」

薛淮微微一笑,不疾不徐地说道:「此案之中,那些依附于盐运司和四大豪族的中小商户丶掌柜夥计乃至底层的盐丁丶漕工丶灶户,他们是维系扬州一地稳定最基础的力量。过往他们或被胁迫或被蒙蔽,或只为糊口求生,只是那些官绅利用的工具,因此薛某认为,对于他们应以安抚为主,不知诸位大人意下如何?」

谭明光心中一动,当即表态道:「钦差所言甚是,扬州府衙会立即代管原属四大豪族但关乎民生的产业,如粮店盐铺丶漕运仓储丶工具工坊等,确保其平稳运转。对于那些提供线索丶交代官绅不法行为有功者,还可酌情奖励,以此确保本地尽快恢复正常秩序。」

盐运司同知黄冲亦开口说道:「请钦差放心,卑职会尽快重建盐运司运作体系,核查所有基层官吏丶盐场大使丶书吏的职守,有罪者清退,有污点但非大恶丶且熟悉业务者,可在严苛的担保和监督制度下留用察看,定会保障盐引发放丶盐场生产丶盐课徵收的基本通畅。」

「两位大人所言切中要害,薛某这些天草拟出一份章程,还请诸公共同参详。」

薛淮扭头看去,李顺立刻将早就准备好的草稿拿上来,分别送到石道安丶伍长龄丶谭明光丶黄冲和叶庆手中。

众人仔细翻阅,这份章程共有五大部分,其一是对许观澜丶陈伦丶娄师宗丶刘傅和郑博彦等首恶的处置意见,对其馀涉案人员的惩治措施,这一部分他们需要拟定初步意见,然后交由天子圣裁和朝廷有司覆核。

其二是对本地不法豪族的安排,包括强制分家析产和以银赎罪诸事,以此为契机重塑扬州商贸的风气和根基。

其三是针对盐运司的重整和清理,包括立规建章丶严核引额丶择才汰污丶安灶扶困等等。

薛淮身为两淮盐政监察大使,提出这些意见名正言顺,黄冲自然没有异议,而且他对薛淮的能力有了更深刻的认识,仅仅这一篇论述严谨的文章就能窥见一斑。

其四便是清剿余患,包括为害灶户的盐枭丶横行乡里的盗匪丶盐运司和几大豪族的漏网之鱼,这一项主要由漕军和巡检司协同配合,靖安司负责提供情报。

最后一项便是安定民生,也是薛淮认为后续工作的重中之重。

众人仔细看完,不约而同地露出钦佩的神情,然后就一应细节展开热烈的讨论。

这场清弊司的闭门会议从早到晚,一直到夜色降临,几位大臣才身心俱疲又踌躇满志地离去。

薛淮送别众人,回身站在廊下,望着夜幕之上一轮明月,缓缓舒了一口气。

「少爷,事情总是做不完的,您要注意身体。」

李顺来到近前满怀关切地说着。

「无妨。」

薛淮又不是铁人,他当然也会觉得累,但眼下他还不能歇息,因为还有一件最重要的事情没有办妥,那便是写完那份送去京城的奏章。

他回屋临窗而坐,神色沉静地提笔挥毫。

先前他在那份密折里用一句「富哉商乎,君不及也!」彻底挑起天子的怒火,接下来他会用这份奏章浇灭宁党反扑的野心,为许观澜等人的棺材钉上最后一颗钉子!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