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3章 我想做面壁者(2 / 2)

面壁者虽然拥有极大的权利,可以调动全球的资源。

但也意味着要背负整个文明存亡的责任,而且还无法被人理解,无法向任何人吐露心声,承受着常人难以想像的心理压力。

可以说面壁者注定孤独,甚至是孤寂。

就像原着中的雷迪亚兹,就因为压力太大而患上了奇怪的恐日症。

一见到太阳,身心就接近崩溃。

以杨学斌的身份地位,即便不是面壁者,也能调动东大的全部力量,而真成为了面壁者,最大的助力也将还是东大。

无论是M丶S,还是其他国家,都不可能倾力支持杨学斌。

也就是说无论成不成为面壁者,对杨学斌来说区别其实并不是很大。

许久,常伟思叹声道:「杨院土,既然您有如此想法,我也不劝你,实际上放眼东大,您是最适合成为面壁者的。不过此事,最终还需要上级来决定。」

论技术,杨学斌是当之无愧的泰山北斗,横跨各个领域。

论谋略,无论是以前的古筝行动,还是现在的面壁者计划,都体验了杨学斌拥有极深的谋略和战略眼光。

这种既具有极高科学素养,又具有极高战略眼光的人,东大找不出第二个来。

杨学斌点头:「我知道。」

谈完面壁者计划的事情,常伟思的心里轻松了不少,又说回了寿命药剂的事情。

「对了杨院土,如果进行大规模的生产,寿命药剂的成本大概是多少?」

常伟思说道:「上面有意尽快普及寿命药剂,将退休的老年人重新转为劳动力。按道理来说,他们辛苦了一辈子,是该颐养天年。

但如今这个时代,一切为了生存。

更何况星际时代,人口为王,没有足够的人口根本无法支撑星际文明的发展。」

为什麽说星际时代,人口为王?

比如说人类要开发火星。

想要在火星上建立完整的工业体系,至少需要十亿人口。

你总不能买个牙膏,还要从地球进口吧。

这还只是一个火星。

宇宙如此浩瀚,恒星系无数,又该需要多少的人口?

当然,也有人会说可以用机器人。

但机器人终究是机器人,没有自我思想,也就没有开创性的创造力,而且很容易受到网络攻击,甚至是叛变都有可能。

因此星际文明的发展,还是需要人才行。

而且随着科学的不断发展,技术不仅会更深,还会更细,就更需要更多的科研人员才行,否则根本无法支撑文明的发展。

杨学斌想了想,最后说道:「实验室里,一针寿命药剂的成本大概是两百万。如果进行大规模生产的话,应该可以降到十万左右。」

实验室的成本之所以高昂,是因为所有的材料都是在实验室制取的。

而工业成本,可以全方位的压缩成本。

「十万啊。」

常伟思先是皱眉,随后失笑道:「我这是人心不足蛇吞象了。区区十万元就能延寿三百年,相比于两百年的劳动寿命来说算得了什麽。

即便国家不补贴,所有人也能通过银行贷款轻松购买到。

每月还一千,十二年就能还完,

如果国家纳入医保,可能个人只需要负担三四方即可。」

以当前东大的国民收入水平,人年均可支配收入大概是伍万元,如果个人只是负担三四万的话,所有人都可以轻松购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