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7章 石板煎薄切虹鳟鱼【一更!】(2 / 2)

国内的虹鳟鱼是外来物种,这里的才是虹鳟鱼的真正老家。

因为李悠南没有制作抄网,所以此时当鱼被他拉起来以后,还在半空,便一把抽出了腰间的猎刀,一刀精准地刺进了虹鳟鱼的心脏。

得益于他二级的屠宰技能,这一刀刺得极为精准,鱼走得很安详。

当然了,这一幕也是被完整记录在镜头里的。

与许多选手不同,李悠南在每次做一件事情的时候,都会事先架好机位,这样的话,他在捕猎成功的瞬间,那些镜头都不会流失。

除此之外,还有一个运动相机也保持着开机,以第一人称记录下了这美妙的一刻。

节目组的要求是每次狩猎必须要拍摄,但事实上还是有太多选手会错过狩猎的瞬间。

毕竟这种事情不确定性太大了。

李悠南随后用手指穿过鱼的腮部勾住它,反手往石头上一拍,下一刻,猎刀便动了起来,一刀划开鱼腹,乾脆利落地将不能够吃的身体部位全部剔除,剩下的都是鱼肉的精华了。

唯一美中不足的是,今天过来没有带上昨天编织的那个藤筐,只能提着鱼回家了。

李悠南提着鱼在镜头前晃了晃,说:「这是一条体型非常大的虹鳟鱼,说实话,我没想到虹鳟鱼竟然可以长到这麽大,可食用的部分至少超过 12磅,这足以为我们提供至少三天的蛋白质。」

说实话,李悠南的这段话如果播出去,大概率会被骂。

别说在荒野了,就是在城市当中生活,平均每天 4磅的肉食,对于一个普通人来说也是很高的生活标准了。

而就在钓起这一条鱼之后,李悠南并没有打算继续钓,他说:「目前的这种气候,鱼肉不能长时间保持新鲜,我们还是要尽量吃新鲜的鱼才好,所以今天就到此为止了。」

因为今天上鱼上的时间很早,所以接下来的一整天时间有大把的时间可以专心搭建庇护所。

李悠南回到营地,将鱼挂在昨天搭的木架子上,随后又在附近找来了不少相对扁平的石块,堆迭在一起搭了一个简易的灶台,这样一来,今天的午餐就可以吃点不一样的口味了。

李悠南将摄像机拿过来,架在自己的灶台前,生了火,又铺上一块扁平的大石头,对着镜头说:「今天的午餐是石板烧虹鳟鱼。」

随后他有些遗憾地说:「因为刚刚开始荒野独居的生活,物资有限,目前我们还没有多少脂肪可以使用,否则用动物油来煎制这道虹鳟鱼,口感会更好。」

一面说着,李悠南一面拿过来昨天的野生姜,用那把猎刀切成姜末,又取来几颗黑莓,同样在一块乾净的石板上切碎,做成果酱一样的东西。

随后他有些遗憾地说:「目前能够调味的东西并不算多,后面我们会尝试去寻找一些适合调味的东西,那麽接下来我们可以开始煎鱼了。」

李悠南毕竟是一个有着专业厨师水平的人,哪怕是在这样条件非常简陋的荒野,厨师的本能还是可以让他轻松掌握火候。

虹鳟鱼属于脂肪含量比较高的鱼种,所以哪怕没有额外的食用油,只要火候把握得当,还是可以煎得很好吃的。

李悠南在做这件事情的时候,专注程度甚至超过了钓鱼的时候,淋上特制的酱料,不多时,一份煎得外焦里嫩的薄切虹鳟鱼肉就可以开始享用了。

李悠南用自己做的筷子夹起来一块肉片,对着镜头说:「粉丝先吃。」

随后放进自己的嘴里,他细细品尝了一下,不自觉地点头,脸上露出满意的表情,说:「不得不说这里的水质很不错,而且高原上的水比较冷,虹鳟鱼的肉质口感比养殖的要好得多。」

……

吃完了午餐,李悠南将剩下没有吃完的虹鳟鱼切成鱼片,挂在昨天做的架子上进行烟熏,随后略微休息了一下,开始下午的工作。

李悠南并没有打算做非主流的房子,他选择的是传统的中华木架房屋。

当然了,因为只需要一个人住,所以并不需要很粗很长的房梁,整体的比例缩小以后,一个人也是可以搭建出来的。

昨天已经打好了地基,今天的任务是先把房屋的框架给搭建起来。

说实话,虽然有几期的大神搭建的房屋很扎实,但在李悠南看来还是过于粗糙了,他要给全世界的观众们展示一下传统的榫卯结构搭建房屋的艺术。

而在此之前,他要先将木料处理一下,于是整个一下午的时间,李悠南都在做一件事情,那就是伐木,随后将那些木头锯成合适的大小,给拖过来。

这是一个比较辛苦的工作。

李悠南计划做的房屋结构是抬梁结构,首先就是要准备好抬梁架的材料。

好在李悠南的房屋只需要一个人住,所以只需要两组抬梁架就足够了,但饶是如此,所需要的工作量也不是一天能够完成的。

但他不着急,按照计划,三天时间把抬梁架给立起来就可以了。

好在拥有登山技能的他,在搬运这些木头时倒也没多费力。

太阳还未落山之前,李悠南已经将搭建抬梁架的木头准备妥当了。

而接下来,他需要花费大约两天的时间,处理这些木料,包括给木料去皮,再用榫卯把两个抬梁架搭建出来。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