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4章 训练营初露锋芒【一更】
事实上,虽然奖金的金额是100万,但实际到手需要综合考虑到联邦的税丶州税以及中国的个人所得税叠加影响,所以实际上是肯定拿不到100万美刀的。
不过中美税收协定中有优惠条款可以适用,综合算下来,作为中国人的李悠南,在扣除所有的税率之后,实际到手大约能达到80万美刀左右,再加上抖音的100万人民币的奖励,事实上如果他可以拿到冠军,光是奖金还真能达到100万左右了。
不过眼下李悠南并没有下定决心一定要待到最后。
虽然在面试的时候气势很足地表示自己的意志力坚定,耐得住寂寞,但真正到了不想继续参加下去的时候,一切都是可以变化的。
一周以后,李悠南顺利抵达了加拿大北部荒野的集训中心。
能够来到这里的几乎已经是全球最厉害的生存专家了,所以相关的培训并没有李悠南想像中的那麽严苛。
事实上,在他们抵达这里之前就已经有着足够的各方面的知识了,这里的培训更多的是讲解当地的自然地理情况丶气候情况以及相关的野生动植物,除此之外,相对专业一点的东西是野外导航的定位丶急救知识培训,还有装备的使用与维护丶心理适应这些内容。
但总的来说,培训的内容对于在场的大多数选手来说,形式大于内容。
如果连这些基础的东西都还需要进行培训的话,大概率也不会被选拔到这里。
培训营虽然也是在荒野中,能够现场演示在荒野当中搭建庇护所丶处理食材等场景,但保障物资非常充分。
总的来说,训练营的生活环境挺好的,还有专门的厨师负责烹饪。
为期7天的培训,对于李悠南来说,更像是一次和外国友人一同进行的露营活动。
赛前的培训基本上是不会出现在正片当中的。
培训的内容虽然不属于保密协议的范围,但总的来说是有一些枯燥乏味的,所以纵观之前的许多期荒野独居节目,也极少有内容会将这部分的东西加进去。
但对于李悠南来说,赛前的培训是为数不多的可以跟其他选手交流和认识的机会,要知道比赛正式开始以后,每个人被投放到不同的出生点,基本上就很难有交流的机会了。
这一届参加荒野独居节目的10个挑战者,其中有三个女性,7名男性,倒是涵盖了各个维度的人群,五大洲来了4个洲,当然,主要还是美国人为主。
在培训营待了一天之后,李悠南便察觉到,5名美国人和另外5个国际选手,隐隐形成了两个阵营倒不是摆上台面的争执竞争,而是在一些日常的培训当中,隐隐透露出来的较劲的味道。
李悠南刚刚抵达的时候,进行的是生存技能培训,主要包括学习使用打火石丶摩擦生火,还有寻找和净化水源的技能等等。
这些技能比较杂,内容也比较多,培训结束之后会有学员展示的环节。
此时,当国际选手表现得好一点的时候,便立刻会有一名美国的本土选手试图展示得更好。
几次以后,所有人都形成了这样的一种默契。
这样的氛围,李悠南当然也不能独善其身。
作为唯一的亚洲裔选手,他自然而然也被在场的选手们认定成了国际选手的阵营。
对此李悠南倒也无所谓,他很清楚,归属需求本来也是人类最原始的底层需求之一。
不过这种较劲并没有影响彼此和睦的氛围,
随后接下来的两天时间,分别进行了野外导航与定位的培训,与急救知识培训。
前者对于这一次的培训来说是难度最高的,虽然在场的不少选手有着扎实的野外生存技能,但是识别地形地貌更多是偏向理论性的知识,真正系统性学过查看地图的人,就会很清楚,识图用图并没有大家想像中的那麽容易。
届时所有人被丢进荒野之后,会给每个人发一个地图,这种用国际通用标准的地图是判断自己方位的参照物,如果不会看地图的话,就算丢给你一份地图,你都不知道自己在地图上的哪个位置。
同样对于李悠南来说,作为一个拥有着顶级登山技能的玩家,识图用图甚至判断地质结构不要太简单,奇尔科湖附近的地质特徵,犹如思想钢印一般,深深地植入在他的脑袋里。
相比之下,现场有两个哥们儿在这门课程上就表现得有一些笨拙了,李悠南觉得如果节目开始以后,他们两人迷路,自己一点都不会觉得意外。
不过每个人都有自己擅长的地方和对于荒野求生这件事的独特认识,并不是每个人都觉得这一项技能很重要。
接下来的一天,则是最为热闹的装备使用与维护课程,
这门课程要指导选手正确使用和维护生存装备,包括刀具丶绳索丶帐篷丶睡袋,甚至钓鱼用的刺网丶弓箭等等,而这门课程同时也是最可以展示实力(装逼)的机会了。
他们不少人都是各个领域的专家,这些工具就算不能说是精通,也基本上是得心应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