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5章 尔在期待什麽?(1 / 2)

第125章 尔在期待什麽?

李倧听着明朝皇帝竟然要与自己主动和谈的消息。

心中先是一喜,紧接着又涌出极大怀疑。

他刚想去找明朝谈和来拖延时间,明朝就主动送上门来了?

这未免也太过巧合,很难让人不怀疑这其中是不是有什麽阴谋。

至于什麽指鸭绿江为誓,李倧则完全没放在心上。

我读春秋的!

自己又不是不了解历史。

谁不知道。

自从司马老畜指着那条河发完誓后,所谓的什麽这誓那誓全都是放狗屁。

但是。

当李倧向自己的手下询问完这次和谈的细节后,心中怀疑瞬间又被冲散了大半。

明朝皇帝竟然选择亲自与自己交谈,而不是派遣使团?

而且他还要在双方大军的见证下,与自己一对一见面?!

如此一来,很难让人不动心呐。

因为站在李倧的角度来看。

明朝皇帝愿意和自己单独会面,确实是奔着和谈来了。

否则他为什麽要冒着危险这样做?

异地作战,明军的后勤补给肯定是跟不上的。

而且明军这两日大肆挥洒银子,都已经发出去几百万两了。

他们所带的银子,绝对不足以支撑他们这样一直发下去。

再加上明朝那边恐怕也听到了一些后金军队将至的风声。

所以,他们便想到了和谈。

或者说,明朝只有和谈才能有一线生机。

想着这些事情。

李倧开始在寝宫内踱起步子。

对于他来说。

虽然他已经看出来明朝皇帝对自己使出的缓兵之计,他只要不搭理然后再拖几天时间,明军就会不攻自破。

可问题是。

明朝虽然很急,但他比明朝更急。

若是再让明军狗急跳墙的闹上几出煽动民意的戏码,那他馀生恐怕都睡不上一次踏实觉了。

趁着这次和谈的机会先把明军给稳住,确实是一次再好不过的机会。

李倧眯了眯眼睛,对手下亲信回复道:

「去把孔有德那批人放了,随便找个替死鬼的将这事推到他身上。」

「然后去告诉明朝使者。」

「朕愿在明日正午与明朝皇帝在军民见证之下于城外会面,商讨和谈事宜。」

手下应道:「小人明白!」

看着手下离开的背影,李倧目光深邃。

和谈时随便答应明朝的要求,将时间拖上几日,一切便都大功告成了。

不过。

对于这次和谈,他心中却隐隐约约的有种说不出的忌惮。

李倧继续对左右吩咐道:「去将李虎喊来。」

「是!」

很快。

李虎来到李倧寝宫之中。

对着自己的这位心腹大将,李倧直白开口道:「朕明日要与明朝皇帝会面,你遣人去通知后金那边。」

「让他们再加快些动作,后勤辎重全部由我朝鲜提供便是。」

李虎皱了皱眉头,有些犹豫道:「臣下明白,只是主上那明朝皇帝狡诈多端.他突然约您和谈,会不会有诈?」

「比方说阵前对您不利?!」

老实说。

刚才李倧顾虑的就是这点。

但一想到那个明朝皇帝只不过是个十七岁的少年,而自己却正直壮年且有过数次实战经验。

李倧就不由得放下心来。

就算那明朝皇帝从登基开始就开始打仗,那也不过才两三个月时间而已。

这种战场经验,怎能和自己这种久经沙场的马上君王相比?

虽说通过明朝皇帝带兵救援了东江镇事实,可以大致看出来这个明朝皇帝并非不通武艺之人。

但其实只需稍作推断就能猜的出来。

这一切,只是因为情报问题,让明军出现的时机刚好打了后金一个措手不及,才导致后金被尽数歼灭。

总不可能是像小说话本里那样。

明朝皇帝带头冲锋擒住武纳格,然后整个后金军队被其所震慑,继而崩溃的吧?

李倧不相信。

因为李倧也是一名君主。

他知道在百姓眼中君主虽然是高高在上的。

但说白了,君主也是人而已。

既然这样。

那全天下的文治武功,还能让他明朝皇帝一个人给占完了不成?

心中虽然对此不以为意,但既然有所顾虑,李倧还是对此做好了后手安排。

他看向李虎道:「你说的这点倒不用太过忧虑。」

「明朝皇帝明日若是真敢有所异动,那也是朕先动手擒住他,而不会让他乘了先机。」

李虎点了点头,渐渐放下心来。

「但是。」李倧话锋一转,继续道:

「你刚才提醒的也没错,不论如何最坏的打算还是要考虑到的。」

「万一,朕是说万一。」

「万一明日朕真中了什麽埋伏,落入明军手中,你就退回城内死守,将朕府库内的钱财分于精锐,和众将士一同齐心守城。」

「如此一来,明军是绝对不可能攻破城池的。」

「只要国都还在,他们也必然不敢对朕不利,朕最多吃几天苦头而已。」

「等到后金军队一来,明军便死无葬身之地了。」

李虎郑重点头:「臣下明白了!」

看着李虎离去的背影,李倧这才终于松了一口气。

他连最坏丶最不可能发生的情况都已经考虑到了,这下真的可以高枕无忧了。

这时的李倧再想起那所谓的明朝皇帝,嘴角忍不住勾起几分讥笑来。

真当朕看不出来.你想通过和谈来为东江镇换取发展时间?

可朕是绝对不会给你这个机会的。

不光不会给你任何机会,朕还会通过朕的智谋,让你带来的一万明军全部死在这里!

这,就是你不知天高地厚来进犯朝鲜的下场!

李倧脸上讥笑不断扩大,最终演变成狂笑。

方才在城墙上看着那些贱民造反的郁结也随之一扫而空。

因为除了他即将就要战胜明朝皇帝外,李倧还想到一件很好笑的事。

据《野史》记载:

唐太宗李世民也曾不自量力试图远征朝鲜,但刚来就被时任朝鲜国王一箭射瞎一只眼睛。

最终。

李世民不得不向朝鲜国王跪地求饶丶俯首称臣才侥幸逃回大唐。

先不论唐朝的这个野史究竟有多野。

明朝的这个可是真的很快就要成为正史了!

……

翌日。

正午时分。

朱由检和李倧依照约定带着一批人马来到城外。

在一个合适的距离双方人马停下来后,两人骑着马慢慢向对方走去。

李倧其在马上,看着正慢慢朝自己走来的明朝皇帝,眼神微眯。

这还是他第一次见明朝皇帝。

明朝皇帝的身形比他想像的更要健硕挺拔几分,不过其人并未展现出太大的压迫感,反而看上去还比较亲和。

看来明朝皇帝和他猜测中的倒也大差不差。

不过李倧也并未因为对方年轻丶平和就放松警惕。

他衣袍内穿了软甲,一手牵着缰绳一手按在腰部,慢慢策马向对方靠近。

若是对方敢有任何异动,那他腰间这把象徵仪仗的配剑便会变成一把嗜血的利剑!

就这样。

在一众兵士的注视之下,李倧终于来到了和明朝皇帝只有一身之遥的地方。

看着对方平和的面容,李倧脸上浮起一抹笑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