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0章 凶案!
1月10日,周六,天气寒。
岭蒙县,化肥厂的职工宿舍。
职工宿舍和家属楼是分开的,属于两栋不同的楼,中间有红砖墙隔开,以方便区分。
家属楼主要是单位分配房,住的一般都是工作年限很长的老职工,或者是领导家属。
98年,正值下岗潮,别说分房,连工作不一定保得住。
职工宿舍住的都是资历浅丶工作年限时间短的工人。
大部分都是单身丶或者是一家两口,合住或者是混住。
围墙中间原本是一棵老槐树的,但是因为化肥厂家属屡屡发生盗窃的事情,丢失了许多东西,报了警后,派出所来查,也没查出所以然来。
于是,家属楼这边就怀疑是职工宿舍的人干的。
毕竟,下岗也是围墙那头的工人下岗,没了工作,没有收入,难免小偷小摸。
于是,围墙后面那棵老槐树就厂里砍掉了。
这还是去年上半年的事情,砍的时候,老槐树正值开花,那一串串雪白的花骨朵落了一地。
如同安南市各大国营厂命运那般,轰然倒塌。
雪白的花,落在了围墙那头,也落在了围墙这头。
除此之外,三米多高的围墙也架起了铁丝网,一下子把围墙升高了四米多。
果然,下半年的治安情况好了很多,家属楼这边再也没有丢失东西。
李秀梅的丈夫是化肥厂的大领导,办公室主任。
再怎麽下岗,也不会轮到自己老公头上。
所以,李秀梅不像其他职工家属那样,平日里担惊受怕,战战兢兢。
钱方面,她也是该花就花,从来不亏待生活,但也不会铺张浪费。
已经是下午五点,冬日很少出现阳光,天气冷飕飕的。
她骑着自行车从百货商场回来,给老公和女儿一人买了一条围巾。
自行车在外面的小巷子停下,她扶着自行车上前,一瞧,果然,值班的门卫没在岗亭里。
门卫也是属于下岗的人群,当然不会尽职尽责。
李秀梅喊了两声,里面还是没人。
于是,她把铁门轻轻一推,门是开着的。
李秀梅也不在意,扶着自行车进去,把车停在车棚里。
车棚在左侧的围墙,搭了一个棚子,下面放着家属的车。
其中有一辆崭新的轿车,是化肥厂厂长刚买的奥迪100,听说要好几十万。
这车很显眼,厂长买了后,没敢开出去,怕有人砸他的车。
对于即将下岗的职工,这车是扎眼,像是一把刀扎在他们的心里。
但对于家属楼这边住着的人来说,他们却认为,厂长有钱买新车,还是奥迪,岭蒙县有几辆奥迪?
这无疑是给他们心里打了一剂强心针,厂长是有办法的,有手腕的,完全能够保住大家伙的饭碗。
但仅限于家属楼这边。
其中,李秀梅的老公王建便是这麽认为的。
他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话就是:「厂长是有实力的!」
李秀梅停好车,提着一个尼龙篮子,准备上楼。
她的对面就是那堵架着铁丝网的围墙,外头的职工楼静悄悄的,听不见声儿,也听不见打篮球和兵乓球的声音。
早先那些年,每逢周末下午时,围墙那头的篮球场非常热闹,大家伙对前途没那麽迷茫,也不担心一日三餐,打篮球的,小孩子滚铁环,退休职工唠嗑的。
那时候,家属楼和职工楼住着的人都没什麽区别,两边关系还很好。
谁家要是回了一趟乡下,拿回的新鲜蔬菜水果,都会叫另一边的好友在围墙等着,然后对方就会爬那棵老槐树,把蔬菜水果送过来。
李秀梅记得,自己老公年轻那会儿,时常跟着家属楼的年轻男人爬老槐树过去,要麽是去喝酒,要麽是去篮球场打球。
化肥厂效益好的时候,李秀梅还带着女儿爬过这棵老槐树,带着她去和自己关系好的女朋友聊天,一聊就是一下午。
但现在,这些事情都成了过去。
李秀梅叹了一口气,走进楼道里。
她家在三楼,越往上的楼层,职位在厂子里就越高。
厂长家住在五楼,并且占据了天台,能够俯瞰化肥厂的全貌。
现在嘛,厂长只是偶尔来住一下,人家在外面有好几套房子,在安南市还买了新房,准备给儿子结婚用。
李秀梅拿出钥匙,打开301的房门。
一层楼只有四家人,房门隔着比较远,而且现在是周六,其他两家人都在外面买了房,周末都住在新家。
这会儿,只有一对退休双职工的老两口在家。
但李秀梅不时常和他们来往,这老两口习惯很不好,每天的垃圾都放在门外面,也不拿下楼。
一放就是好几天,特别是夏天,臭气似乎能从门缝钻进来,很是难闻。
进门之后,在饭桌写作业的女儿,立即放下笔,迎上来:「妈,买啥好吃的了?」
女儿王雨正上初三,个子跟李秀梅差不多,一米六了。
「你就想着吃,给你买了一条围巾,你试试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