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2章 朝堂争斗,宋时安功过几何(1 / 2)

寒霜千年 一片雪饼 5122 字 5天前

第132章 朝堂争斗,宋时安功过几何

宋时安到盛安的第二日,皇帝便召开了朝会。

因为昨日的情报来得的时候,已经是夜里了。

所以吴王和赵毅叶长清三人,在吴王入朝的车驾上,进行着讨论。

「殿下,这并非好事。」

一向是深谋远虑,且作风激进的叶长清,都有些担忧了:「宋时安这明显就是在逼迫陛下,让您亲自的将他和六殿下,把一切都压下来,均为无罪。」

「可是这无罪,是非常难的。」赵毅也说到,「虽然仗打赢了,但不能说,就一定是对的。倘若每有危难时刻,将领都可以随机应变,都可以将在外军令有所不受,那这军队,可就乱套了。」

「很严重吗?」吴王看向一旁的赵毅,问。

「嗯,宋时安觉得一千禁军不够,就要去调别人的兵,觉得凝聚力不强,就要给士兵封官。日后,有难打的仗,难道将领都去学,去抢夺兵权,去擅自封官许愿,只要赢了就无所谓,反倒还能获得封赏?这个口子,是绝对不能开的。」赵毅道。

「所以就是说,如若别人用这个来攻击宋时安,他是理亏的?」吴王明白了。

「一定会理亏,六殿下和宋时安分开回来,交出一切权力,那就是知道,这个没办法简单处置。」赵毅道,「罪,是真的有的。而且,真的不轻。」

「那最好的情况,应当是怎麽样?」吴王问。

「朝会后,殿下您得再去大理寺一趟。」叶长清建议道,「转告汪辰,让宋时安修改口供。」

「这还能改?」吴王有些为难。

「能的,甚至陛下也期望宋时安改口。」叶长清笃定的说,「陛下,绝对不想让宋时安和六殿下绑定在一起。」

这点,基本上都是共识。

皇帝在过分的打压忤生。

「改口,虽然有点荒唐,但也能够自圆其说。」叶长清继续说道,「先前是宋时安感念六殿下恩情,不愿意让他承担一切,因此撒谎。只要放出话,说是殿下许诺他,愿意替六殿下求情,他也不会有太大的舆论压力。」

要给宋时安台阶,缓缓的下。

「是啊。」赵毅与叶长清,完全的一致了,「殿下,我也斗胆说个冒昧的,我们要宋时安就够了,六殿下远离朝堂,反倒是好事。」

两个人,都忌惮被姬渊亲自认证的魏忤生。

他,压不住的。

吴王,陷入了沉思。

良久后,他突然摇头:「不。」

二人皆惊诧,吴王殿下竟然同时否定他们两个,而且如此坚定。

「我就问你们一点。」吴王道,「哪怕我去说了,宋时安他愿意改口吗?」

「……」

二人沉默了。

他们可能很懂道理,但真懂宋时安,还得是吴王啊。

对啊,这都是他们一厢情愿。

宋时安,他愿意改口吗?

「他主动承担罪责,能够获得什麽?」吴王又问。

「一些民望,但并不重要。」叶长清一语道破,「关键是,能够让六殿下的罪责冲淡,凭藉功勋,进入权力中枢。」

「没错。」

吴王表情一下子就认真起来,道:「他哪怕把自己置身于险境,想要的,也只是让与他一同从朔风归来的忤生,再也不是那个为天下人所轻的忤生。」

这是什麽?

这就是忠心耿耿。

「他的君,就是忤生,哪怕时间短暂,他也不肯抛弃自己的君而独自富贵。」缓缓的将手掌握成拳头,吴王肃然道,「如此忠诚的国士,倘若为我所用,我们永远不用担心他会变节。」

吴王在代入魏忤生。

然后,真心爱上了这个宋时安。

一点儿都不觉得他作这麽一下,是给自己添麻烦。

到时候投靠自己了,他也会像对忤生那样对他。

「他想让我,让他跟忤生一起无罪。」吴王流露出坚毅且强大的眼神,「那我,就展现出这种实力,让他跟忤生见识到,跟随我是正确的。」

现在的皇帝,是在十一岁被外戚和权臣扶上位的。

而他,绝对不甘于被操控。

所以,连自己的兄弟都杀了不少,不允许权臣试图临立别的新君。

可并非所有兄弟,都没有好下场。

再狠心的他,现在身边也有一个只比他小两岁的祁王,担任宗正,管理皇室事务。

到时候,忤生就是自己身边的祁王。

宋时安或为宰辅,或为最高爵县侯,都可以,只要自己能够掌控大局,同时善待兄弟,就无妨。

「殿下,我知道了。」叶长清明白了,点了点头,然后对他说道,「但你,今日不可下场。」

「你说。」吴王点头,看着他。

「殿下在朝堂上,什麽话都不要说,哪怕晋王说了,除非陛下亲自询问你。不过,陛下今日不会询问任何皇子。」叶长清道。

吴王逐渐理解。

朝会就是这样的,让百官讨论,大势在讨论中产生。

皇帝一般不会直接下场,因为他说话,基本上群臣就没得讨论的空间了。

晋王和吴王这种贵王开口,效果是一样的,只能让百官闭麦。

现在,哪个皇子主动站队,就是在犯错。

但是,可以让皇子身旁那个嘲讽的随从来战斗。

「我听殿下的。」赵毅说道,「既然要保宋时安,我就来顶了。」

「还有我。」叶长清说。

「好。」中间的吴王,握着二人的手,点了点头,「拜托二位了。」

………

朝会,所有人都陆陆续续的进入太元殿。

殿内的氛围,已然有些微妙。

晋王和吴王两个人更是明显的,没有了任何的眼神交流。

看都不想看对方。

在百官到场后,皇帝进殿了。

在全部行跪拜礼后,坐在龙椅上的皇帝,平和开口:「众爱卿,平身。」

徐徐的,众人起身。

皇帝看向崔廷,有些关心的问道:「崔右丞,怎麽还拄起了杖了?」

众人皆好奇的瞥过去。

「回陛下,老臣前日摔了一跤,左脚一直不适。」崔廷回答道。

听到这个,有不少人都绷着,想笑不敢笑。

宋靖的岳父摔了。

怎麽没摔死你个老登!

「年纪大了,要注意些了。」皇帝体恤道。

「承蒙圣照,老臣不胜感激。」崔右丞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