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6章 现代性与来自英国的消息(2 / 2)

而在此之前,审查制度其实是一个很大的问题,在原本的历史当中,小仲马第一次将剧本递给审查部门后便未能得到批准,以至于小仲马不得不修改剧本,强化了玛格丽特自我牺牲的动机,让她的人物形象更偏向于一个「为爱赎罪的圣女」。

与此同时,也略微软化了阿尔芒父亲的角色,让他显得不那麽冷酷,更像是出于无奈的父爱。

但说白了,最后之所以能被批准,还是因为小仲马认识的一位大人物在背后发力了

目前米哈伊尔正琢磨着该如何打通关系,但在此之前,他也是先将经过他一定修饰的剧本给递了上去,毕竟该说不说,他在这一时期的法国某种意义上也称得上一句「洋大人」了。

所以大胆!竟然不想给洋大人一点优待吗?!

而在将剧本当中的有些地方确认好以后,米哈伊尔便也找了个时间将剧本寄给了那位茶花女。

在等待回复的过程中,米哈伊尔有一天也是收到了一个让他有点意外的消息,不过意外归意外,米哈伊尔依旧如约来到了《世纪报》老板迪塔克的办公室。

而米哈伊尔刚一进门,热情似火的迪塔克上来就要带着他的大胃袋狠狠地拥抱米哈伊尔,米哈伊尔在感受到自己的腹部受到一阵猛烈的冲击的同时,也是听到了迪塔克热情的声音:

「哦,哦!米哈伊尔先生!您真是一位不折不扣的天才!我都不知道该用什麽样的话赞扬您了!究竟是怎样的天才才能在巴黎接二连三地搞出大新闻?除了您再也没有别人了!还有您不擅长的事情吗?

如今看来,之前的那些传闻早就过时了!还好屠格涅夫先生最近又为我们带来了新的版本!

听说您一枪能够打中百米外的飞鸟这是真的吗?您跟棕熊斗智斗勇的故事就更精彩了!还有」

米哈伊尔:「???」

老屠啊老屠,你什麽时候能改了你爱吹逼的老毛病.

作为一位见多识广的巴黎人,迪塔克当然不会轻易相信任何吹逼小故事,尤其是在巴黎,像这样的吹嘘实在是太多了太多了,但是故事的主角如果是这位米哈伊尔先生的话,那麽迪塔克还真愿意信一半!

毕竟作为俄国人在法国写出了畅销书是怎麽回事?精通十几门语言是什麽玩意?能用法语写诗又是什麽?还有什麽叫能在音乐上惊艳萧邦?

这些看似吹逼的小故事竟然都是真的!

所以迪塔克选择稍微相信一手。

而他之所以对米哈伊尔是这样的态度,那自然还是米哈伊尔引起的关注实在是让《世纪报》赚麻了,可以说米哈伊尔搞出来的一系列新闻受益最大的人除了他自己就是《世纪报》了。

不过与此同时,有些事情迪塔克也非常清楚,那就是米哈伊尔下本书的价格绝不可能像现在这样了,无论如何都会涨上不少,所以才刚出现在巴黎文坛没多久,他就能取得跟仲马先生一样的成绩了?

现在想想,仲马先生的那句「除了你和我,巴黎就再也不存在任何作家了」竟然有几分道理

迪塔克在热情跟米哈伊尔寒暄完了之后,他也是忍不住指了指自己身上的衣服笑着说道:「不瞒您说,这身衣服我前些阵子其实不太好穿出去,但是最近可就有些不同了!听说有不少人都在打听呢,您这边有什麽最新消息吗」

当迪塔克跟米哈伊尔说话的时候,其实在他的办公室早就有两位先生坐在了那里,而看他们的长相和气质,跟如今的巴黎人似乎又稍稍有些不同。

事实上也确实如此,在目睹了迪塔克的一番表现后,这两位英国人虽然脸上还带着微笑,但在内心却是对迪塔克这样的表现有些鄙夷。

不就是一位年轻的作家吗?至于吗?

法国的文学界果然是不行了,竟然都轮到一位俄国人来当主角了!

至于说他的小说也能在英国卖的很不错,那是另外一回事,倘若不是拿我们英国人当主角,他还真的未必能取得这样的成绩!

不过赚钱这种事肯定是不寒颤的,虽然他们心里多多少少抱了一点这样的想法,但当米哈伊尔真的过来了以后,他们还是相当热情地跟米哈伊尔握了握手,接着便开口说道:

「尊敬的米哈伊尔先生,您的作品前些日子已经在我们英国出版了,销量相当不错,上次谈合作的时候您未在巴黎,这次听说您在我们便匆匆赶来了,与此同时,我们也想同您谈一谈您的新作品的事情.」

说到这里,这两位英国的书商其实依旧感到有些不可思议,法国的书在英国畅销成这个样子实在是有些罕见,以至于英国市面上现在依旧随处可见这位先生的盗版书。

其实严格意义上来说,他们也不想掏合作这个钱,直接盗版无疑要省事多了,但奈何这个年轻人的书确实挺对英国人的胃口,这样一来,提前从他这里获得一部分书稿率先发行将会更有利可图。

正因如此,他们今天才坐在了这里想谈一谈合作上的事情,看看对方能不能提前将一部分书稿寄到英国去。

当然,价格什麽的可没在法国这边这麽高,不直接盗你的书就不错了!还想要高稿酬?

不过对于这个问题米哈伊尔倒是也没过多在意,只要符合这年头的正常价格就好,米哈伊尔最感兴趣的无疑还是英国的文坛是一个什麽状况,以及英国的连载书都怎样的一个分成方式,因此他便问了这两位英国书商许多问题。

尽管这两位英国书商有些诧异,甚至还在心里暗暗嘲笑了两句:「怎麽?他难道还想在英国写点东西吗?他有这个实力吗?问这麽细有什麽用?」

但他们面上还是好好回答了米哈伊尔的这些问题。

而谈到最后,他们也是颇为客气地同米哈伊尔握了握手,接着还客套了一句道:

「欢迎您之后来英国做客。」

对此米哈伊尔只是微微一笑,然后清晰地说道:「我会的。」

当米哈伊尔处理着这些事情的时候,随着时间的推移,《茶花女》的剧本也终于要被法国审查机构的人员和玛丽·杜普莱西翻开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