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0章 意外来客(2 / 2)

1988从蔬菜大棚开始 跑盘 6719 字 20小时前

虎妞咧嘴一笑,摆着手:「嘿嘿,不告诉你!」说完转身就跑。

快嘴媳妇在后面喊:「妞,晚上回姑家吃饭,姑给你做红烧肉!」看着手里的肉,她笑得合不拢嘴。

「姑,你自己吃吧!」虎妞回头喊了一声,「我晚上在大棚吃,李哥说要给我们烤全羊!」

「烤全羊?」快嘴媳妇愣了一下,嘴里嘀咕着,虽说听明白了,可还是觉得新鲜——长这麽大,还没见过整只羊烤着吃的。

王七凑过来,看着快嘴媳妇手里沉甸甸的东西,这才信了,一脸羡慕:「妈呀,每个员工都发这麽多?这李家种大棚得赚多少钱?」

快嘴媳妇撇撇嘴:「这算啥!过年的时候发的才多呢,现在天暖和,东西放不住,这都少发了!」

赵兵媳妇也凑过来说:「没错!冬天发的福利更多,俺家年货都没买,发的福利就够一家人吃了!还往俺娘家送了不少。」她又补充道:「是俺公爹让送的。」

这话一出口,王七彻底信了,外村来的人也都红了眼,一个个心里盘算着:要是能跟着李哲种大棚,说不定也能过上这日子。

不到一下午,就有几十号邻村人报名要跟着种大棚……

傍晚,李卫东家的地里又燃起了篝火。

跟上次临时用砖垒的烤炉不一样,这次李哲让舅舅提前做了个大家伙——找了个大铁桶,从中间切开,底下焊上铁架,再装个探炉,一个圆柱形的烤箱就成了,里头还弄了个能转的烤架。

烤全羊是技术活,李酒缸也不会弄,李哲只好自己上手。

杀了只小羊,腌制好,把炭火放进烤炉底部,再把小羊绑在烤架上,盖上铁桶顶,简易烤炉就派上用场了。

下午的时候,李哲还接待了俩客人,一个是万安镇信用社的孙立国,另一个是陈镇长的儿子陈少华。

俩人都以亲戚的名义给四季青公司投了 6000块,同时,两人只拿分红,不参与公司的管理,投票权也不要。

有了这两位的加入,四季青公司的发展会更加稳妥。

陈少华眼睛就没离开过烤炉,他打小在镇里长大,原本瞧不上村里的饭,可一听说要烤全羊,立马来了兴致——这东西只听过,还真没吃过。

大夥围着篝火坐着,手里攥着啤酒瓶,啃着西瓜,闻着烤羊的香味,光闻着就咽口水。

突然,远处传来闹哄哄的动静,搅破了周遭的平静。

李哲放下手里的啤酒瓶,直起腰往那边瞅,就见几个民兵快步走过来,中间夹着俩汉子。

走在前头的汉子约莫四十岁,身材敦实,黢黑的脸上刻着几道深纹,粗布褂子的袖口磨得发毛,手里紧紧攥着个旧布包;

跟在后面的年轻些,个头稍矮,肩膀窄窄的,裤脚沾着泥点,脑袋垂得更低,手指不安地绞着衣角。

李哲快步上前,冲领头的民兵问道:「赵哥,这是怎麽回事?」

赵兵停下脚步,指了指身后两人,语气带着几分警惕:「李老弟,我们巡逻到 15号大棚附近时,发现这俩人鬼鬼祟祟的,在夯土墙根下蹲了半天,还一个劲往大棚里探头张望,我们赶紧上前把人拦住了。

这俩人听口音不像本地的,没准是来偷东西的外地小偷。」

「俺们不是小偷!」年纪大的汉子急忙开口,浓重的鲁省口音有些慌乱,「俺们头回见这麽厚的夯土墙,就是想瞅瞅大棚里头是啥样,没别的心思!」

李哲听着这口音耳熟,往前凑了凑:「老乡,咋称呼?家是哪儿的啊?」

年长的汉子赶紧从怀里掏个迭得方方正正的红布包,里头裹着两个皱巴巴的身份证,双手递过来:「俺叫郭永红,这是俺弟郭永富。听说您这儿教人种大棚,冬天能种出菜,俺俩专门来学技术的。」

李哲接过证件翻看,看清籍贯后有些诧异:「你们是鲁省寿光的?」

「对,俺们那儿也种大棚,就是没您这儿的讲究。」郭永红老实答道。

寿光这名字,李哲如雷贯耳——那可是未来的「中国蔬菜之乡」。

他在心里默算时间,今年冬天,该是寿光首次产出越冬蔬菜的时候。再结合两人方才的话,他心里已然有了大致判断。

李哲转头对赵兵等人说道:「赵哥,辛苦你们了,明天去三号大棚领奖金,算给哥几个的补贴。」

赵兵赶忙摆手,脸上带着憨厚的笑:「李老弟甭这麽客气,这是俺们该做的!村里民兵一直拿着您给的补贴,哪能再要奖金。」

「一码归一码,该有的不能少。」李哲笑着拍了拍他的肩膀,「对了,告诉哥几个,烤羊肉快好了,一会儿都过来尝尝鲜。」

「好嘞!」赵兵乐呵呵应下,眼角眉梢都透着欢喜。

这时,李卫东从旁边的井水盆里拎出几瓶冰镇啤酒,挨个发给民兵。赵兵接过啤酒,「啪」地一下撬开瓶盖,仰头就大口喝了起来,冰凉的酒液顺着嘴角往下淌。

一旁的郭永富又渴又饿,眼睛直勾勾盯着赵兵手里的啤酒,喉结不住地上下滚动,满是羡慕的神色。

郭永红也悄悄咽了口唾沫,嘴唇乾得发裂。

李哲看在眼里,转身又起开两瓶啤酒,递到兄弟俩面前:「老乡,喝点啤酒解解渴。」

郭永红愣了一下,有些犹豫地抬了抬眼,没敢立刻接。

郭永富却急着接了过来,连忙道了声「谢谢」,随后「咕嘟咕嘟」一口气灌下去大半瓶,额头上都沁出了细汗。

见弟弟喝了,郭永红也不再客气,接过啤酒仰头灌了大半瓶,紧绷的身子稍稍放松下来。

「慢点喝,啤酒多的是,不够再拿。」李哲笑呵呵地搬来两个凳子,摆到两人面前,「老乡,快坐。跟我说说,你们怎麽跑到我这儿学种大棚技术了?」

兄弟俩对视一眼,郭永红先开了口,语气带着几分试探:「这位同志,您怎麽称呼啊?」

「我叫李哲,这些蔬菜大棚都是我负责的。」

「原来是李老板!」郭永红眼里立刻露出敬佩的神色,身子微微前倾,「俺们俩也种大棚,可跟您这儿的比,差得太远了!所以俺们俩才想着跟您学学,冬天到底咋种大棚。」

李哲追问:「你们是怎麽找到这儿来的?」

郭永红叹了口气,慢慢说道:「俺们寿光种『春暖棚』的不少,就是土墙加塑料膜那种,能让蔬菜比应季的早成熟些。这两年种棚的规模大了,村里就委托俺俩去京城找销路。

到了京城俺们才知道,原来冬天也有新鲜蔬菜卖,就一路打听,想看看能冬天种菜的大棚到底长啥样,最后就找到您这儿了。」

一旁的朱益民听到这话,也来了兴趣,凑过来蹲在旁边,问道:「你们那边种大棚的人多吗?」

「多!可都是『春暖棚』。」郭永红摇了摇头,语气里满是无奈,「那棚子保温性差,一到冬天就得加温,成本高不说,产量还低,收成也不稳定,天儿要是太冷,乾脆就不种了。」

李哲又问:「你们种的菜,平时都在哪儿卖啊?」

「以前规模小,就在市里的菜市场卖。」郭永红答道,「这两年规模大了,村里的人就合计着,让俺们兄弟俩出来找销路,去京城是想能卖个高点的价钱,让大夥多挣点。」

这时,一直没怎麽说话的郭永富忍不住开口,眼神里满是期待:「李老板,俺们听说,您这儿寒冬腊月也能种出黄瓜,这是真的不?」

李哲点了点头,肯定地说:「是真的。」

兄弟俩瞬间眼睛一亮,又对视了一眼,郭永红深吸一口气,语气带着恳切:「李老板,俺们想跟着您学种大棚,是真心实意的,您要是愿意教,俺们可以交学费!」

这话一出,周围的民兵和村民都立刻露出警惕的神色,目光齐刷刷落在郭家兄弟身上。

李哲却没立刻同意,也没直接拒绝,只是抬腕看了看手表,笑着打圆场:「烤全羊差不多该好了,你们来得早不如来得巧,今儿个咱们先吃羊肉,热闹热闹,种大棚的事儿,改天再细聊。」

他没再给两人继续说话的机会,转身朝着烤炉的方向走去。

那只小羊在炉子里闷烤了三个多小时,虽说时间长了点,但火候小更容易控制,不会烤焦。

等烤架被抬出来时,小羊烤得外焦里嫩,金黄的油珠不断滴在炭火上,发出「滋滋」的声响,香味瞬间弥漫开来,勾得人直咽口水。

李哲拿起刀,开始给大夥分肉。众人立刻里三层外三层围了上来,大多是头一回见烤全羊,眼里满是新鲜和期待。

切好的肉分到几个大铁盘里,大夥你一块我一块地抢着吃,就着冰镇啤酒,笑声丶说笑声此起彼伏,传出去老远。

唯有郭家兄弟,脸上满是心事,时不时望向不远处的白色大棚,眼神里交织着好奇与期待,还有几分不安……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