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哲也从唐德民那里了解到,这个京城蔬菜公司的上级部门正是二商局。普通国营餐厅的菜谱和菜价也是他们定的,几年都没变过,让他们接受反季节蔬菜这种新鲜事物,确实不容易。
刘建华调整了思路说道:「李哲同志,咱们都是菜篮子计划的践行者。在扩建蔬菜大棚方面,
你有什麽困难,可以跟我说,能帮忙的我一定会帮。」
「那我先谢谢您了。」明年,李哲要扩建蔬菜大棚,也需要一个强有力的合作对象。
「李哲同志,我们京城市蔬菜公司主要任务就是给京城供应蔬菜。您就大胆地扩建蔬菜大棚,
不管您能产多少蔬菜,我们公司都能高价收购。」刘建华暂时放弃了自己种植蔬菜大棚的打算,那就只能在收购方面下功夫。
李哲说道:「刘总,我那十几个大棚的产量,估计您也看不上。您要想从我这收购反季节蔬菜,估计得等今年冬天了。」
「冬天就冬天」刘建华想了想说道,「李哲同志,我是真心想和您合作。您有技术,负责种菜;我有渠道,负责销售。您觉得怎麽样?」
李哲并没有立刻回答,他也在思考,与京城市蔬菜公司合作肯定是有好处的。
李哲可以通过他们捞到不少的政策福利,例如贷款丶免税丶运输丶物资等。这还只是眼前的好处。
李哲从唐德民那里了解到,京城举办的国内外大小赛事,也是由京城市蔬菜公司供菜的。等亚运会的时候,李哲没准也能通过京城市蔬菜公司的关系,成为亚运会的蔬菜供应商。
另外,李哲的蔬菜大棚有两种扩建方式。一种是属于他自己公司种植的蔬菜大棚,这个他肯定是不想交给京城市蔬菜公司卖,他要保留一定的自己的销售渠道。
还有一种方式:将蔬菜大棚种植技术教给村民,帮助农民从信用社贷款,同时,与村民签订蔬菜收购协议,提前定好收菜价格,也能给村民一个保障。
大部分村民应该都会遵守蔬菜收购协议,但有一部分见利忘义的村民,等蔬菜成熟后,难免会抱着卖高价的想法毁约。
所以,第二种方式做起来会比较麻烦。李哲需要一个强有力的靠山,让对方不敢毁约。
最简单的办法,就是李哲与村民签订蔬菜收购协议后,在协议的基础上加价转卖给京城市蔬菜公司,让他们自己从村民地里收菜。
对于李哲来说困难的事,对于他们来说不算什麽。
「刘总,一个人的力量终究是有限的。我想着明年带村里的农户一起种植反季节蔬菜,帮着他们建起大棚,教给他们种植蔬菜大棚的技术,并且跟他们签订收菜协议。我个人觉得这种扩张模式会更快一些,也能降低风险。」
刘建华不管李哲怎麽种,他只想获得更多的蔬菜。「李哲同志,如果按照这种模式,你觉得明年的蔬菜大棚规模能扩建到多少亩?」
李哲开始画大饼:「如果资金足够丶物资足够丶有当地政府支持和政策扶持,我觉得种个几百亩不成问题。」
虽说几百亩不算多,但比之前说的百亩以上要强多了。刘建华笑着说:「李哲同志,你这几百亩蔬菜大棚我们公司都能收购。」
李哲暗道,想收购的人多了,你上下嘴皮子一吧嗒就给你了,凭什麽?
李哲弹弹菸灰,笑着说:「我也想跟您合作,但目前还只是个初步设想。回头还得好好计划计划,等哪天我这边落实了,咱们再约时间谈具体的收购计划。」
刘建华在体制内多年,这种场面话听多了,一琢磨就知道是什麽意味。
他笑着说:「李哲同志,收购价格您放心,我们肯定会给您最高价,不会让您吃亏。另外,如果你需要建大棚的资金,我们公司可以帮您申请菜篮子工程专项贷款,免息。」
作为京城菜篮子工程的具体执行单位,他确实有这个能力。
见李哲不说话,他继续说道:「咱们都是为了保障首都蔬菜供应,税收方面也可以相应减免。
其他有什麽困难,您也可以提。」
「刘总,有您这番话,我心里就有底了。」李哲又递给对方一支烟,主动帮对方点上,笑道:「吃完这顿饭,我回去就做扩建蔬菜大棚的具体计划书。
年前,我就回村子里摸底,看看村民们的想法,愿不愿意跟着咱们一块种植蔬菜大棚。等把这些情况都摸清了,咱们再谈下一步的合作。」
「好,好,那我就等你消息了。」刘建华笑着应了一声,暗道:这个态度才对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