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0章 太乐署督课(1 / 2)

第312章 太乐署督课

开元初年当今圣人将太常寺的执掌加以调整,保留了太常寺的雅乐职能,一部分俳优百戏等散乐则转移到了左右教坊。

但太常寺的坐部丶立部伎仍然保留了教习和排演各种风格乐曲的职能,并且在太乐署中不间断的进行教习。

协律郎的职能之一,就是当太乐丶鼓吹二署教乐时由旁监试,督察课业。

张岱在李朏的带领下来到太乐署馆堂,刚一入门便有各种各样的乐曲和乐器演奏的声音环绕耳旁,并有男男女女音声人在那里演唱曲目。

歌舞声色表演固然赏心悦目,但太乐署教乐的情景却谈不上有多美观,一则各种乐曲演奏杂乱无章,夹杂在一起越发的吵闹,二则学习的伶人们也都是素面布衣丶乏甚修饰。

「太乐署所教授不只是在京伶乐,还有诸州番上乐户。这些乐户通常技法粗鄙丶不谙礼乐,但识操弄乐器而已,须得从头传授,旬月考课,待其学成而归,自将礼乐播于天下州县!」

李朏向张岱讲解着太乐署的教学内容,太常下属的伶人们基本都有一些礼乐底子,即便是新进的乐户子弟也有耳濡目染的家学基础,因此主要教学对象就是诸州番上乐人。

他一边说着,一边将太乐署教乐的课纲找来递给张岱,张岱大略一瞧发现这些乐人们学乐可不只是哼哼啊啊丶吹吹打打那麽简单。

他们学习的任务非常重,雅乐丶清乐丶燕乐以及诸胡部乐统统需要学习,每个月需要学成的曲目便多达十几首。

这些乐曲长一些的要演奏几个时辰,短一些的也要数刻钟,而且乐曲通常是要由各种乐器合奏,规定时间内不止要学会自己的的乐器,也要融入进整部曲目当中去。如果规定时间内完不成任务,便要受到一定的惩罚。

「张协律请安坐此间,招伶人来为试课!」

馆堂内各种杂音轻了一些,李朏抬手示意张岱坐在堂中侧上方的席位,然后便招一部立部伎登堂表演曲目。

这一部伶人二十几员,男女都有,各自都手捧一种乐器,登堂后在指挥下各自站定,然后便望向张岱所坐的方向。

张岱得了李朏的提醒,抓起案上一面竹柄的小旗拿在手中高高举起,然后堂上的乐人们才开始进行演奏。

这就是所谓的举麾节乐,来日正式表演的时候,张岱作为协律郎,便需要带领这些伶人们登堂到指定的位置,他举麾之后,乐人们便开始演奏,落麾则结束演奏,倒是不需要像后世交响乐团一样做那麽多动作。

张岱对于古代声乐也只是了解一些皮毛,而且还多有后世人以讹传讹的谬误,本身并不熟悉乐理。不过作为协律郎,倒也并不需要他深谙音乐,太乐署中自有乐官负责专业的事情,而他只需要负责监督奖罚。

太乐署中伶人也分等级,一般的只是称作音声人丶又或舞郎丶女伎等,资历深丶技艺纯熟的,能够通晓一部或数部大曲演奏的,则被称为太乐供奉,太乐供奉一般就是乐队中的核心成员。

再高一等为太乐助教,已经可以参与到乐队日常的教学和管理工作中,不再是普通的伶人。

太乐助教经数考之后晋升为太乐博士,太乐博士再经数考可授散官,即成为了入品的官员,但是只能在太乐署内任职。

有了散官的太乐博士再经考秩之后,便可升迁为乐正。乐正之上为太乐丞丶太乐丞之上为太乐令。

伶人出身者任职太乐令,便达到了职业的天花板,除非拥有特殊的机缘,否则很难突破出去获得更高的官职。

张岱他们昨夜造访的那个任智方,便任职右教坊乐正,属于教坊中的高级乐人,但实际上仍然未脱乐籍丶迹同奴婢。

张岱虽然不通乐理,但也有专业人才辅佐,当一曲奏罢,他放下手中的麾旗,自有一名太乐博士入前指出刚才所演奏的错误:「笙手入乐晚三拍,合杀时瑟声乱调……」

凡所被点出的乐人,全都神情忐忑的走出队伍,然后便有一名乐正入前检点是否有遗漏,并将犯错的乐人记录下来,随他们的课业名单一并送上前来。

张岱只需要坐在席中,待到名单送上后,对照一下这些犯错之人学曲的时间丶以及错误的大小,从而做出施以何种惩罚。

惩罚分为加作丶笞丶杖丶除名等等,加作就是增加练习的时间和次数,如果完不成便不准休息。笞杖都是体罚,只是工具不同。除名就是直接剥夺其伶人户籍,发往司农等各处去从事更加卑贱劳累的奴役。

张岱初初主事,倒也不打算给自己塑造一个严酷的形象,见这些伶人们犯的错误都不算大,因此便都只是判处加作一到两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