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9章 内债不是债(1 / 2)

第319章 内债不是债

「每天都在收菜的哈~」

「一天10吨完全不够卖。」李才在陈家志身旁停下自行车,「每天还没到晚上,就卖完了。」

薛军也跟着说:「对头,可以多收点,至少也得弄个20吨吧。」

陈家志单手夹着烟,打量着菜田,遮阳网已全部揭开,菜场又绿了。

「你们呀,太急了。」

「我们是怕价格又跌下去了。」

陈家志沉吟道:「再等两天,李才也去周边看过,好多菜场和农民新播种的才出苗几天,我们时间还很足。」

李才和薛军两人看着地里的菜,心中实在馋得紧。

不过也知道没门了,除了陈家志反对,下面的小组长更是对他俩严防死守。

往往种菜的人比卖菜的人会更在乎产量,也更能体会耕种不易。

这时候割菜,就是在糟蹋菜。

陈家志也骑着车转了一圈。

天气晴了,菜场里的菜长势很好,有两批菜的个头就像菜场里骑车的众多少年,再长一头就成年了。

这节奏来得真快。

夕阳西下,到了下班时间,菜工们陆续回家,陈家志把管理人员聚在一起开会,菜场成立了两个新的部门。

一是种苗部,将在新租的地上投资10亩钢架育苗大棚;

二是科研部,划出一块地建立育种科研园,同时会招进行机具改进丶肥料配比等研究。

种苗部得到了所有人的支持,不过科研却有些波折。

易定干疑惑道:「陈总,菜场没人懂科研,这科研部要怎麽弄?」

「招人,招聘懂行的人来专门做这事。」陈家限制吩咐道:「童刚,这事交给你,最好能招一两个高学历人才或者专家进来。

现在社会上不流传一句话吗,搞飞弹的不如卖茶叶蛋的,只要待遇给的高,应该会有人愿意来。」

童刚应下。

陈家志又说:「除了专门的科研人员,其馀的管理人员或者菜工也可以参与改进和创新,如果行之有效,菜场也会给出奖励。

比如菜心播种机,就还有很大改进空间。

还有空心菜,能不能也研发设计出小巧的播种工具?

再有开沟,就没人想过在微耕机上加一块可以开沟的工具?

像这种能解决实际生产问题的还有很多,也许某一天谁灵机一动就搞出个小发明也说不定。」

众人开始还有些不以为意,但陈家志举了几个例子后,便又感觉可以试试。

敖德海问道:「陈总,我想试试焊接一个开沟机,这材料方面,菜场给报销吗?」

「报!」

陈家志很乐意看到敖德海出头,新地可是水稻田,开沟是大活。

「另外,如果要弄开沟机,黄川可以去联系一下修理厂或者农机厂,一起来研发,菜场就是最好的实验场地。」

「好,我试试。」

易定干又问道:「谁来负责种苗部和科研部呢?」

陈家志早有预案,说:「种苗部暂时还是由你负责,我对育种还挺有兴趣,科研就交给我吧。」

随后又定下地块位置丶资金预算等,会议才结束。

陈家志约着众人一起吃饭,

期间易定干还组织了日常管理的总结,以及部分技术上的讨论。

这都快形成传统了。

长期的坚持下来,每个人都能说上几句,多数时候都千篇一律,但偶尔的新发现新体会在交流后,都能体现出价值。

饭后,李才便先跟车去了档口卖菜,薛军则留在家里,与陈家志丶易定干丶陈少昌组成了牌局。

玩了会儿,又睡到凌晨三四点,在五点过时到了市场,

档口的菜早卖完了。

陈家志先来到了靠谱鲜生新的两层办公小楼,招牌也已挂上。

面积更大,功能更全,集分拣丶办公丶住宿丶仓库一体。

人员配备也更齐全,除了分抹丶配送,采购丶行政和财务也都陆续在上人。

靠谱鲜生的两大主营业务,档口代销和配送在6月也都取得了不错成绩。

除了档口代销的42.6万元,配送业务的营业额达到了80多万元,毛利润比较低,不到10%。

主要是月末涨价厉害,而终端的涨价没跟上,压缩了利润。

但当下价格提了上来,随着采购成本下降,7月的利润率应该会有所上涨。

分抹中心在一楼,此时也灯火通明的忙着,配送人员进进出出。

陈家志在办公室坐了一会儿,没等到陈正旭,便又和薛军去了市场。

市场里依旧车进车出,时刻都有交易发生,成交的价格普遍不低。

除了本地的瓜豆类蔬菜,也有很多外地来的蔬菜,大部分是通过铁路运输而来,还有部分则是公路。

每一车的利润都不会低。

「陈总,我们也该出省去找货源了吧?」

「嗯,公司也招了两个采购了,后续可以把人外派出去,去产区组织货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