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种情况下,想要请他帮忙?
闵正风是一点眼力劲都没有。
「要不~」没有眼力劲的闵正风,又提了个不通的建议「上奏朝廷?」
郑祖深不说话了,捂着脑壳叹气。
他从七品县令起家,官场打滚四十年,方才登上了巡抚之位。
朝廷里面的事儿,有什麽是他不知道的?
他早就给朝中的好友同党通过气了。
可皇帝喜欢听天下无事的粉饰之辞,朝中那群大臣纷纷告诫郑祖琛,不要将广西实情上奏,不要惹恼皇帝。
毕竟如今皇帝在圆明园养病,若是听了坏消息有什麽不妥之处,那到没的可就不止你一个了。
外援是不要想了,只能是依靠广西自己。
可看着提督军务的蠢货,郑祖深感觉心口顶的难受,接连咳嗽,甚至咳出了血来。
他有咳血症,一激动就得出血。
几个美貌婢女急忙上前推胸抚背,还取来了一直备着的药碗,服侍老爷喝下去。
好一番折腾,总算是缓了过来。
郑祖深也不再废话了,直接下令嘱咐。
「在瑶备瑶的,浔州协副将李殿元是个能打的,就让他去。」
「再浔州府各地乡贤协助剿匪。」
「此事就这麽定了。」
闵正风急忙追问「抚台大人,那开拔银子~」
绿营兵马,此时早已经烂透了。
各种弊端与明末的明军几平没什麽区别。
想要让他们出兵去卖命打仗,开拔银子自是少不了,还得补上一部分拖欠的饷银。
否则,桂林城都出不去!
郑祖深捂嘴,被气的险些又要咳血。
好不容易忍住了,也只能是嘱咐「你且去寻藩台,从藩库里提一万五千两银子出兵。」
广西很穷,可如今秋收没多久,藩库里还是有存银的。
当然,这些存银都有各自的去处,大部分都会落入各级官吏的口袋里。
可现如今事情紧急,只能是先行挪用了。
毕竟绿营兵拿不到银子,是绝对不会出动的。
「制台大人~」
闵正风有些犹豫开口「太少了些。」
「还要筹备军粮枪炮,修缮刀枪盾牌,打造各式物件~」
「住口!」郑祖深勃然大怒「这些本该你等军伍自备之物,何故来寻我?「
「只有万五千两,多两银子都没有!」
「事若不成,本官必当上奏朝廷,参你一个畏缩无能,纵寇养宦之罪!「
说罢,他也不再留面子,直接冷着脸端起了茶碗。
端茶送客~
闵正风没办法,只能是灰溜溜的告辞离开。
绿营是真的烂透了。
克扣军饷,贪墨成风,盗卖倒卖无数。
闵正风想要多弄些银子,甚至填补一下军中亏空。
郑祖深哪里会吃这个亏!
真当他四十年官场是白混的?
回去了的闵正风,先是去寻藩台布政使批条子,领银子。
条子上是一万五千两,可领出来的只有一万两千两。
毕竟这是规矩,只漂没两成已经是看在军务紧急的面子上了。
这笔款子,耗时三天方才紧急送到大瑶山下。
到了浔州协副将李殿元部营地的时候,只剩下了一万两。
毕竟绿营自提督起的诸位老爷,也是要走规矩。
已经是看在要打仗的份上给面子了,老爷们只分了区区两千两银子。
李殿元部,其实是备瑶的。
这个瑶,指的是瑶人。
雍正推动改土归流,夺取了许多土司的权力,由此引发了大量的反抗与起义。
这其中瑶人的反抗极为激烈,持续时间很是漫长。
由此,就是催生出了备瑶,就是时刻准备着应对瑶人的起事反抗。
在烂透了的绿营军中,因为长期处于随时作战的状态,这些备瑶兵们,还是有那麽一些战斗力的。
收了银子与命令的李殿元,先是自己扣下了两千两银子。
之后召集将佐们军议,大家又分了两千两。
最后剩下的六千两银子,分在了九百个号衣绿营兵头上。
每人分个几两银子,也算是笔收入。
至于粮食枪炮损耗火药军资等等,只能是到地方之后,请当地的乡贤们「踊跃捐助了。
大瑶山距离金田村不算太远。
李殿元带着九百多个号衣兵出发,一天时间就抵达江口镇宿营。
绿营兵是没有甲胄的,因为他们是汉兵。
蟎清殖民者用他们看家护院,却是绝对不会允许他们拥有反抗的实力。
所以,绿营兵的军卒们,都是只有一身的号衣。
派人联络地方乡贤,索要物资的同时,要求乡贤们带上团练人马,明天一早一起奔赴金田村。
而第二天,正是林道召集各处村镇百姓聚会,分发鸡子的好日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