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51章 塞北江南无双,海角天涯无对
当初夷陵战败,刘大耳朵病死白帝城的消息传来,益州各地顿时叛乱四起。
诸葛亮花费了数年时间,方才将这些叛乱一一平定。
魏延镇守汉中多年,汉中军团皆受其指挥。
若是有二心,必然会给蜀国带来毁灭性的打击。
正因如此,诸葛亮一来就当着所有人的面,明暗结合,明升暗降一举拿下了汉中军团与汉中盆地的控制权。
这无关乎人品如何,而是要办事就必须这麽做。
除非是刘大耳朵,从棺椁里跳出来亲自来此地。
开国皇帝的威势,足以镇住各路军将。
接管了汉中之后,诸葛丞相迅速开始布置北伐事宜。
「丞相。」
名义上成为丞相府二把手的魏延,于军议上提出了自己谋划许久的战略。
「曹贼关中守将夏侯楙,怯懦无谋。」
「末将愿率领五千精兵,从褒中沿着秦岭往东行进,到子午以北,奇袭关中。」
「一如当年的韩信那般夺取关中,与丞相异道会师于潼关。」
历史上的诸葛丞相性格谨慎,认为这样进军过于凶险,没有采纳魏延的计策。
不过现在的话,他略作沉吟之后颔首。
「可。」
魏延大喜,正待言语。
可诸葛丞相却是直接开口「不过要等到时机到来。」
魏延不解「何处时机?」
「魏军于关中等地的兵马,屯驻于宛城的野战军团都被调动之后,文长方可出子午谷。」
「此事,我已有计较。」
诸葛丞相站起身来,目光扫过诸将「众将听令!」
一众人等齐齐上前一步等候。
「赵云,邓芝。」
「末将在!」
「尔等领兵据箕谷,以为疑兵。」
「领命!」
「魏延,马岱,吴懿。」
「末将在!」
「尔等领精兵五千,留驻汉中,等候我令出子午谷取长安!」
「领命!」
「张苞,关兴,吴班,王平,马谡,张休,李盛并诸将,随我出祁山!」
「领命!」
蜀军全员算上魏延的汉中军团与徵召的南蛮部,总兵力接近八万之众。
魏延等人领五千精锐并部分汉中驻守军团,留在汉中等待命令出子午谷。
赵云等人,则是领五千馀人出箕谷,吸引曹军主力。
至于诸葛丞相,则是亲自带领大约六万大军,发兵祁山。
此战最先出兵的,是赵云与邓芝。
他们需要在箕谷大造声势,先行将曹魏在关中的主力军团吸引过去。
出发之前,林道主动寻着了赵云。
「子龙将军。」
「子厚~」
「将军宝刀未老,年逾七旬依旧披挂上阵。」林道真心赞叹「实在是让人佩服。」
赵云捋须而笑「子厚过誉了,老夫身为武将,此乃应尽之事。」
「子龙将军。」林道颔首,示意他看一旁的大车「此为我的一点心意,还请将军收下。」
「哦?」
赵云好奇上前,揭开了三色条纹防水布。
入目所见,乃是一套阳光下闪闪发光的甲胄,以及一杆长枪,还有一把长剑。
武将三大喜好。
一为神兵利器,二为坚固甲胄,三为胯下宝马。
这些都是身为武将,安身立命的本钱。
当然,假装是武将的那些不算。
「此枪。」林道伸手,先是拿起了一杆略微显轻的长枪「长九尺三分,重一十九斤六两七钱,以天外玄铁打造,仙术开刃。」
秦朝的时候,骑兵曾经使用过长达四米的长枪。
不过后来都是不断缩短。
到了汉末,通常长度也就是在两米左右。
至于重量,东汉骑兵装备的长枪与马槊,基本上都是十斤以内,这是因为枪杆是木制。
而若是全铁枪,重量可达五六十斤。
这种铁枪不是用来上战场的,而是用来显摆的。
没有哪个骑兵,会在上战场的时候,携带着几十斤重的武器。
冲不了一两次,就会失去力气。
一十九斤的确是重了些,可想来赵云自当能控得住。
至于为什麽如此轻,当然是因为用的是特种合金,专门打造。
特种合金,说是天外玄铁也不为过。
至于仙术开刃,那是全工业机器切割打磨,坚固且锐利,足以刺穿铁甲。
接过长枪,眼神放光的赵云,先是在手中掂了掂,旋即用上了一套枪法。
别看他上了年纪,依旧是枪出如龙,快如闪电。
而且招式非常精炼。
没什麽花里胡哨的动作,就是最简单的刺,挑,拨,扫,砸,磕。
速度快,力量大。
每一击都是奔着要命而去。
随着赵子龙一个回马枪,将枪头深深刺入一旁的木桩内,方才停了下来。
待到一套枪法使完,四周已经有不少看到动静过来围观的武将。
林道抬手鼓掌赞叹「将军神勇~」
四周不少人,也是随之附和鼓掌。
鼓掌这种事情,不是什麽舶来品,中土生民古已有之。
《韩非子》功名篇里,就有『一手独拍,虽疾无声』的记载。
那时候就已经有鼓掌了。
不是什麽东西都是舶来品,甚至许多东西文化,都是外面从中土窃取,据为己有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