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0章 逼宫(2 / 2)

耶律雅里明白,李处温和王黼的意思是:我们已经说得很清楚了,我们只是来通知你们的,不是来跟你们商量的,你负责将此事转告给其他人就可以了。

耶律雅里缓缓开口,声音中带着一丝无奈:「我必将此事如实转达给陛下。只是,此事关乎国本,非我等所能轻易决断。望贵国皇帝陛下能给予一些时间,容我等细细商议。」

王黼毫不客气地说:「我大宋能等,你大辽却等不了,因将耶律余睹逼反,在耶律余睹号召下,辽人争相叛辽降金,今你大辽防线已岌岌可危,金军随时都有可能大举南下,入侵你我两国,我家陛下不日便要御驾北上,防御女真南下,你们只有一日时间。」

言毕,李处温和王黼就起身离开了。

就像李处温和王黼之前所说的那样,他们过来,就是通知耶律延禧君臣的,事情赵俣已经定下了,他们只剩下照办而已。

此时,耶律延禧君臣还不知道,赵俣要废掉耶律延禧,改立耶律敖卢斡当辽国的皇帝,他们正焦急地等着萧奉先和耶律雅里传来好消息。

不久之后,萧奉先和耶律雅里悄悄回来。他们并没有在第一时间去见耶律延禧。

萧奉先已经看明白形势了,辽国这回肯定得换皇帝了,而且新皇帝多半会是耶律敖卢斡,这已经不是他们能控制的了。

但与此同时,萧奉先相信,赵俣绝不会好心帮辽国复国,他铁定要当辽国的「太上皇」。

如果真是这样,那赵俣和耶律敖卢斡就绝不可能是一心,那赵俣势必会建立制衡耶律敖卢斡的政治势力。

而这就是他萧奉先的机会,只要他继续跟耶律敖卢斡作对,表现出他的价值,赵俣多半也会用他。

真要是那样,他萧奉先还将是辽国的权臣,只不过,他的主子从耶律延禧变成赵俣而已。

想明白这些,萧奉先对耶律雅里说:「此事已势在必行,你我当先与皇室丶宗室丶大臣商议,再禀报陛下,请陛下定夺。」

耶律雅里虽然在历史上成为北辽的第三位皇帝,但实际上他跟耶律延禧一样是个糊涂蛋,只当了五个月的皇帝,就干了一大堆荒唐事,最后疯狂打猎,活活把他自己给累死了。

这样的耶律雅里,在面对换皇帝这麽大的事时,显然是慌得一批,根本就没有主意,最终他只能听萧奉先的。

于是,在萧奉先的主张下,他们先把辽国的皇室丶宗室和大臣聚集起来,宣布了赵俣的决定。

这一消息犹如晴天霹雳,震得辽国的皇室丶宗室与大臣瞠目结舌。他们万万没想到,赵宋王朝竟会提出如此苛刻却又合情合理的要求。

一时间,议论声四起,有人愤怒拍案,认为这是赵俣对他们辽国的侮辱;有人则黯然神伤,觉得这是辽国衰败的必然结果;还有人号绝欲死。

萧奉先深知,此刻他必须稳住阵脚,向赵俣证明他的价值,所以他沉声说道:「诸位,事已至此,我等须得冷静应对,大宋皇帝陛下的决定虽苛刻,却也是我大辽重生唯一机会,我等要以大局为重,为大辽未来着想,值此危亡之时,保存我大辽宗庙社稷,我等责无旁贷。」

这番话虽然有些违心,但萧奉先知道,此刻的他必须扮演好这个角色,引导众人接受这个残酷的现实。

经过一番激烈的讨论,辽国的皇室丶宗室与大臣最终达成共识:接受赵俣的命令,劝说耶律延禧禅位于耶律敖卢斡。他们深知,这是辽国走出困境的唯一希望,也是他们为辽国未来所做出的无奈选择。

做好了决定,在萧奉先的率领下,一众辽国的皇室丶宗室与大臣来到耶律延禧的住处,伏地奏请耶律延禧,为了辽国,禅位于耶律敖卢斡。

耶律延禧闻讯,惊愕之馀,脸色铁青,仿佛一夜之间苍老了十岁。他颤抖着手指,怒视着面前的众人,尤其是他最信任的萧奉先,声音中带着不甘与绝望:「尔等……尔等竟敢背叛朕!朕乃大辽皇帝,岂容尔等宵小之辈置喙!」

萧奉先跪伏得更低,语气中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悲悯:「陛下,非是臣等背叛,实乃时势所迫。大宋皇帝陛下之意已决,金兵压境,我大辽已至生死存亡之际。陛下禅位给晋王一事,已关乎我大辽数百万生灵安危,亦关乎我大辽宗庙社稷之存续。望陛下以大局为重,忍一时之痛,换我大辽一线生机……」

其他辽国的皇室丶宗室和大臣也都劝耶律延禧放弃皇位,包括耶律延禧的两个儿子耶律雅里和耶律定。

——一到东京汴梁城,耶律敖卢斡就被接进皇宫跟萧瑟瑟丶耶律余里衍母女团聚去了,而耶律宁太小,根本参与不了这种事。

不久,一直充当赵俣幕僚的萧干和耶律大石也来到了都亭驿。他们也是来劝耶律延禧禅位给耶律敖卢斡的。

然而,尽管几乎所有辽人都劝耶律延禧禅位给耶律敖卢斡,可耶律延禧仍就迟疑不决。他实在不想失去皇位。他清醒地知道,一旦他失去皇位,他就将失去一切,包括他的自由。

萧奉先见此,将萧干和耶律大石找来,向他们说明情况,让他们以武力逼迫耶律延禧禅位。

萧干和耶律大石早就看不惯耶律延禧了。而且,他们清楚,赵俣让他们过来,就是为了,耶律延禧如果不识时务,让他们帮耶律延禧体面。最关键的是,赵俣这真的是在救辽国,而耶律延禧不禅位就是在害辽国。

所以,萧干和耶律大石毫不犹豫地答应下来。

萧干握着腰中的弯刀,对耶律延禧说:「陛下至大辽于此,不禅位,必成亡国之君,还望陛下莫要自私自利,给我大辽一线生机!」

耶律大石更是直言不讳地说:「昔太祖起,开疆万里。历世先帝,兢兢以守。传至陛下,荒于嬉,怠于政。女真小患,纵之成燎原。兵临城下,陛下不思抵抗,弃宗庙,抛百姓,一味溃逃。今国将破矣!城郭为墟,黎民涂炭。陛下尚念帝位?愧否?对祖宗,对万民,对将士枯骨,陛下何颜以对!若陛下尚有半分良知,当让贤。留一线生机,尚可对先帝。不然,千古骂名,陛下必担之!」

耶律延禧四下看看,不论是忠臣,还是奸臣,竟然都逼他退位让贤,他真想问一问:「朕这皇帝当得真有这麽差吗?」

可是,已经没有人愿意听耶律延禧狡辩了,他们已经联合在一起逼宫了。

耶律延禧涕泪横流,不得已,只好同意禅位给耶律敖卢斡……

……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