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5章 激动的师兄们(2 / 2)

「汤姆,你就没想过让这部电影在华夏上映吗?这种小成本的电影又不是大片,我们国内一般情况不考虑引进的,合拍片就不一样,是可以正常放映的。」

曹阳看了一眼陷入深思的汤姆-罗斯曼,继续说道:

「你想想华夏如今增长的电影市场,《第九区》打破了票房记录,《盗梦空间》再次打破了《第九区》保持的票房记录。」

汤姆-罗斯曼一下子就动心了。

他是十分看好华夏的电影市场的,他认为如今华夏的电影市场还没发力,未来一定会更好。

很明显,如今跟曹阳和拥有批片权的中影打好关系,是最重要的事情。

汤姆-罗斯曼很有野心,他之所以愿意去做索尼影业的全球副总裁,就是想迂回一下,下次就机会「下放」到哥伦比亚直接做CEO了。

从哥伦比亚的副总裁也许不好升任哥伦比亚的CEO,但从上级公司索尼影业的副总裁就很容易成为了哥伦比亚的CEO了。

除此之外,做成合拍片,对汤姆-罗斯曼还有另外的好处。

他知道以曹阳的影响力,只要到时候打着曹阳的名号,在华夏就不愁票房。

对于好莱坞来说,奖项是一方面,但衡量一部电影是否成功的最大标准,还是票房。

票房好了,既能在票房和后续周边赚钱,又能反应在股市上。

「哈哈,曹,我就知道你的提议是对我们双方都有利的事情,我最喜欢做合拍片了。」

既然汤姆-罗斯曼同意了,曹阳就先给侯可明打了个电话,说了要做合拍片的事,侯可明马上明白了其中的意思——合拍片嘛,塞点实习生是很正常的事。

这也是曹阳一贯以来做的事情,每次都会尽力给北电争取这些。

说实话,这些实习生要比其他人更容易成功一些,在曹阳的电影里实习,目前是一种被影视圈都认可的非常好的履历。

随后,曹阳又给谢晓静打了电话,谢晓静如今兼任着青影厂的厂长,合拍片肯定离不开谢晓静。

曹阳也没想过撇开谢晓静,毕竟这也是亲师兄。

谢晓静终于享受到了以前侯可明的待遇。

在谢晓静还是导演系主任时,他是有点看不起侯可明的,认为这家伙拍电影不太行,没太多真本事。

要不是曹阳的很多电影都挂靠在青影厂,侯可明就是个……嗯。

谢晓静直到接任青影厂的厂长前,都还是这种观点。

如今当谢晓静坐上了这位置,他才恍然有种感觉,爽啊!

这种不需要额外操心,政绩就哗啦啦的往怀里砸的感觉,真他妈爽啊!

小小的校办青影厂,以前主要是作为教师的教学基地和学生的实习基地,现在嘛,虽然职责没变,但谁还敢说青影厂「小」呢?

这几年青影厂要奖项有奖项,还是世界级大奖,要票房有票房,还是破纪录的,咱青影厂也牛起来了。

谢晓静都已经开始考虑青影厂的「升级」计划了。

一个几年时间拿遍欧洲三大大奖,并且还有好莱坞的金球奖和奥斯卡的制片厂,现在的定位太低了。

校办企业也不是不能成为叱咤业内的大公司大企业。

人家有北大方正,清华同方,咱也不是不能有北电青影。

总之,谢晓静现在雄心万丈,想要以曹阳为中心,把青影厂做大做强,再创辉煌。

最后,曹阳又给韩总打了个电话。

韩总一听,曹阳又给自己送「政绩」来了,顿时喜出望外。

这小师弟交的太值了,有什麽好事都想着自己,以小师弟现在的地位,国内也很难遇到什麽麻烦,那自己就在有生之年,维护好小师弟的声誉。

韩总跟汤姆-罗斯曼也是老朋友了,具体怎麽合作,让他们三方会谈就行,曹阳就不插手了。

韩总本来最初听说电影的投资只有一千万美元左右,还想着这制片成本也太少了,能不能扩大投资,多请些大明星呢?

不过当曹阳告诉他,让他有个心理准备,这电影在制作完成后,极有可能还需要追加投资,说不定还是制片成本的两到三倍。

韩总的一开始还没反应过来,都制作完成了还追加这麽多投资干什麽?需要这麽多宣传费用吗?就算需要,曹阳也不需要专门讲出来吧?

想到这个,韩总心神一震,猛地一拍大腿,激动的手都哆嗦了一下。

这他妈是冲着奥斯卡去的!

我亲爱的师弟啊,你这让我丶让我……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