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7章 真人不露相,重阳论佛(1 / 2)

第377章 真人不露相,重阳论佛

翌日,兰若寺里。

王重阳自后房而出,得智空大师接待,身后跟随二小僧。

王重阳见着智空为方丈,亲是相待于他,即是拜礼,感激不尽。

智空大师说道:「你今为拜读佛经佛法而来,我这便带你前往藏书之处,教你品读。」

王重阳拜礼道:「今至寺中,理当礼佛,再是拜读佛法不迟。望请方丈为我引道,教我能参拜寺中佛祖。」

智空大师笑道:「既施主有礼佛之心,便随我来。」

王重阳随着智空大师往前而去。

二人行至一殿中,但见此殿中有四尊塑像,面容狰狞,金刚怒目,力士振臂,铁甲凝霜,足踏鬼魅。

智空大师双手合十,说道:「此乃金刚殿也。此处乃四大金刚所在之处。」

王重阳上前礼拜,毕恭毕敬,十分崇尚。

待是礼毕。

二人再是往里走去。

智空大师笑道:「依老僧所见,你乃是习得道家者,为何这般诚心礼佛?」

王重阳惊道:「方丈如何知我乃习道者?」

智空大师说道:「空活这般年数,无有甚法力,然有道是人老成精,有些眼力,道家多自然,施主身中有道家之气,更有道家之杀器,定然为习道者。」

王重阳拜道:「方丈法眼,我果真为习得道家学说一二皮毛者。」

智空大师笑道:「既是习道家者,怎个这般诚心礼佛,却教我有所不解。」

王重阳说道:「方丈有所不知,我虽习道,但我非入道者,我自有志向,以习全三家学说为全己身,习道乃因救我性命之恩人,乃习道者,故我从旁习得一二。今行走至寺庙,自为习佛,故而当诚心礼佛。」

智空大师闻听,深有感触,说道:「不曾想施主有如此志向,却是我狭隘,不知施主之意,施主竟是欲修三家学说,如我所料不差,馀一家,当是儒也。」

王重阳点头应道:「正是儒也。」

智空大师笑道:「若要习全三家,甚难也。道家甚易,他等多是凭缘,率性而为,说传道法与你,便会传你。若是佛法,说难不难,说易不易,多看寺庙,有些寺庙,空有佛相,而无佛心,有些寺庙,空有佛心,而无佛相。若是遇着佛心者,你即可习佛法。然若是儒者,甚难学之。」

王重阳问道:「方丈何来此言?」

智空大师说道:「但当世大儒,多以门楣而观,以出身论学识,怎有真圣人乎?」

王重阳闻听,沉默许久,说道:「纵然儒道难学,我亦当行天下而学之,不敢有悔。」

智空大师笑着点头,十分赞赏王重阳。

二人行至正殿,但见殿外九脊重檐,鸱吻凌霄,檐角悬铜铃十八,风过则清音泠泠。行入殿内,左右各有莲台,在右方莲台,丈六金身佛陀趺坐,螺髻含光,眉间白毫若月,鎏金袈裟褶皱如水波,然在左之莲台,却空无一物。

王重阳有些困惑,问道:「为何正殿有二莲台,又有一空莲台?」

智空大师双手合十,说道:「施主莫不知,佛有二祖乎?」

王重阳问道:「何来二祖?」

智空大师说道:「有佛祖如来,有佛祖广心。」

王重阳问道:「请方丈细说。」

智空大师笑道:「此有何可细说之处,但便如我所言罢,佛祖有二也。如来佛祖为我等常拜之佛,广心佛祖知其人者甚少,故拜者亦少。」

王重阳说道:「既佛祖有二,为何此佛祖不曾有金身?莫非寺中无钱财为其造金身乎?」

智空大师摇头说道:「非也,非也。此佛祖我等不知其容,故而无法为其打造金身,非是不愿,实乃不知其容。」

王重阳说道:「常闻『真人不露相,露相不真人』,此佛祖教人不知其容,足以见其修行法力,果真是了得。」

智空大师点头说道:「我虽不知广心佛祖真容,但素有闻广心佛祖不弱如来佛祖,乃佛法之祖,但礼佛者,皆当敬拜。」

王重阳闻听,面朝如来佛祖行礼参拜,又行至左边空莲台处,鬼使神差的行得大礼参拜,他不知何为『广心佛祖』,然他对『广心』二字,似曾相识。

王重阳礼佛完毕,忽是问道:「不知方丈知广心佛祖之事多少?」

智空大师笑道:「怎地,施主喜此佛祖不成?」

王重阳说道:「今闻其名,不觉心生欢喜,故欲知其事迹。」

智空大师摇头说道:「若是问得这等,我却不知,乃有闻其乃佛祖,但不知其事迹,正如施主所言『真人不露相,露相不真人』,此佛祖极为神秘。然则施主与佛祖有缘,说不得有朝一日,定能相见此佛祖。」

王重阳笑着点了点头,未有再多问。

智空大师遂道:「施主,且与老僧来,寺中有藏经阁,其中自有佛法。」

王重阳欣然应允,随着智空大师前往,拜读佛法。

……

话表灵台方寸山,斜月三星洞,真人静室。

姜缘盘坐蒲团之中,神游天外,忽是心有所感,睁开双目,朝南瞻部洲张望而去。

真人少顷间,即知其中之事,他笑道:「历经三世,尚知我名,重阳到底是重阳,今其尘缘当了,我亦该下山相渡之,待其明悟之际,便是其归来时。」

他起身朝外走去,行至祖师静室。

祖师静室此间室门大开,似在等待真人。

真人行入里边,拜得大礼。

祖师笑道:「你今为正微而来,此间之事,我已知得。然你无须操心正微安危,正微身中有正渊所与之天蓬尺,足以护全其身。」

真人说道:「师父,弟子心有担忧,故欲要在其身旁暗中护持,保其此世无恙。」

祖师指定真人,说道:「童儿,此乱分寸。」

真人笑道:「师父,弟子自知,若要修行而不入苦海,这等事儿,须是少管,人各有道,然则此正微,正渊,正慈乃弟子真传也,弟子不可不管,若有人欺于三位,弟子自当为其讨个公道。」

祖师笑意盈盈,说道:「你今有一派之祖气象,我却不与你多说,你心中自有思量。再者,便若你有损,我又何尝不会与童儿你所言这般,与你讨个公道,你可安心外出。然则我今拦你,乃因正微尚不到你相渡之时,不妨再等上一等。」

真人闻听,即是拜礼,应承下来,他深知祖师与他言说『等上一等』,必然有其深意在。

祖师取出一棋盘,说道:「童儿,且来与我对弈,此局了去,你便可去寻正微。」

姜缘应声,说道:「师父不弃,弟子便与师父对弈一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