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81章 轰炸大鱿鱼(1 / 2)

第681章 轰炸大鱿鱼

荒野之上,劫火燃烧后的灰尘飘飘扬扬,四周弥漫着蛋白质烤糊的焦臭味。

潘多拉从空气中浮现,站在洛恩身后,望向山下一片漆黑死灭的大地,脸上满是错愕:

「您这就把他们全杀了?」

「是他们先违的约,我只不过是按照誓言收债。」

洛恩斜了潘多拉一眼,反问道:

「怎麽?你可怜他们?」

「那倒不至于,我可比您更希望看到这些白眼狼早点完蛋。」

潘多拉不假思索地摇了摇头,随即有些疑惑地问道:

「只不过,您不是打算利用他们进入迦南地,在波斯帝国的统治疆域内打下一根钉子吗?眼下这些迦南人全死了,难道不会影响您后续的计划吗?」

「迦南人?这不就是吗?」

洛恩脸上流露出一抹神秘的笑容,向前微微抬手。

顿时,布置在山顶的魔法阵嗡鸣运转,光状的大门缓缓打开,一个个男女老幼排列起整齐的队伍,从伊甸园中陆续走出。

他们簇拥到洛恩身前,如朝圣般低下头颅,齐齐肃穆高呼:

「父神!」

声音如山崩海啸般响彻荒野,透着前所未有的尊敬和爱戴。

那绝非之前那批迦南人在日常祷告时流于表面的敷衍,而是一种虔诚到近乎狂热的崇拜。

因为,正是这位救主为他们建造救世的方舟和栖身的乐园,让他们在诸神灭世的大洪水得以幸存;

正是这位陛下爱子民胜过爱神业,两次为他们舍弃到手的世界源质;

正是这位为他们独自挡下并引开追兵,让弱者也配拥有生存的权力!

所以,眼前的身影值得这份敬爱和崇拜。

潘多拉恍然大悟:

「巴比伦人?原来您要的只是那些迦南人的身份,而非他们自身!」

「废话!」

洛恩白了潘多拉一眼,冷哼道:

「向波斯帝国境内掺沙子,事关重大,如果不是信仰坚定的自己人,我敢用吗?这群迦南人能背叛对他们施恩的埃及,背叛和他们立约的天父【伊勒】,自然也能轻易背叛我。指望他们成事,恐怕到时候,我们怎麽死的都不知道。」

实际上,在决定前往埃及策反迦南人之前,他就和巴比伦众神通过气,做好了让巴比伦人偷梁换柱的打算(详见第81章)。

毕竟,历史中的迦南人毫无操守可言,洛恩自然不敢真的信任这群没有道德底线的白眼狼们。

因此,他立下约定,设置考验,想藉机清除掉内部的毒瘤,保留下一部分还算乾净的火种。

然而没想到,这批迦南人已经烂到了根子里:

一条归乡路还没走完,他们就再三违背誓约,甚至明目张胆地伪造并祭祀起了新神。

明白对方已经无药可救,洛恩也掐灭了心中的最后一丝怜悯,果断召来天使大军,发动了【末日审判】,彻底抹杀了这些潜在的危险分子,选择用巴比伦人将他们完全替换。

不过从某种意义上来说,躲过大洪水丶从伊甸园中走出来的巴比伦人,似乎要比这些背信弃义,出逃埃及的迦南人,更接近【神之选民】的描述。

历史上,犹太教丶伊斯兰教和基督教都尊奉亚伯拉罕为祖先和先知,因此并称【亚伯拉罕诸教】。

而根据《旧约·创世纪》的记载,亚伯拉罕原本居住在美索不达米亚的乌尔城,后来奉天主的命令,带着妻子撒拉和侄子罗得迁徙到迦南地。天主应许给亚伯拉罕和他的后裔这片土地,并与他立约,要求他和他的子孙后代要自此向主献上信仰,忠诚侍奉。

作为古代苏美尔文明的重要城市,乌尔城正位于巴比伦神代境内,里面生活的自然都是货真价实的巴比伦人。

洛恩望着山下焦黑的大地,眸中闪过一丝讽刺。

所以,也算另一种层面上的符合史实?

此时,一旁的潘多拉经过短暂的思考之后,忍不住提醒道:

「您的担心不无道理,但让巴比伦人去假扮迦南人,混入迦南神代,您不觉得太冒险了吗?万一他们被发现了怎麽办?」

「那你告诉我,这些巴比伦人和你见过的迦南人有什麽不同?」

潘多拉一愣,望着眼前一张张有些陌生,又有些熟悉的脸孔,不禁哑然。

由于巴比伦和迦南两大神代距离相近,水土气候和生活习惯相同,文化交流频繁,所以无论是巴比伦人,还是迦南人都是标准的西亚人种,面貌极其相似。

所以,无论是从外貌长相,还是从行为习惯,都很难分辨出差别。

停顿片刻,潘多拉又提出了疑问:

「那口音和语言呢?」

「迦南人迁居到埃及这麽久,口音和语言受到些影响,出现点偏差,很正常吧?」

「气息上……」

「这个更简单。」

洛恩略一挥手,荒野上飘荡的劫灰逐个融入一众巴比伦人体内,掩盖了他们原本的来历。

潘多拉仍旧不放心,继续提出了新的质疑:

「虽然您的考虑很周全,他们的伪装也很完美,但这种手段恐怕经不起神灵的反覆查验,万一……」

洛恩斜了潘多拉一眼,反问道:

「你会在意脚下的蝼蚁每天有多少生老病死,族群数量又何增减吗?」

潘多拉下意识地摇了摇头,随即醒悟了过来。

正如她不会在意脚下蝼蚁的繁衍和死活,高高在上的神灵也从未真正在意过地上的人类。

因为对他们来说,人类和蝼蚁无异,根本不值得投放太多的注意力。

但往往看似没有威胁的,才是最致命的。

潘多拉对这位心思缜密的上司彻底服气,心中再无担忧。

随即,巴比伦人在洛恩的指导下,于西奈山上重新与【神】立约。

这次,不仅有作为总纲的【十诫】,还有负责解释的【约书】。

此物又被称为【神典】,是一部基于【十诫】的律法文集,其中简明的强调社会和家中的道德生活,对人权予以保障,内容包括奴婢之道丶凶杀的处理丶待盗贼之例丶对困苦者的爱护丶诤诉的处理丶守安息年和节期等。法律中显明神的公义恩慈的特性,并包含高水准的道德和法律管治。

再下来是有关圣所的条例和各项礼仪的设立,希望神的子民们不单要守法,过道德生活,更要依照神的心意服侍神,过敬拜的生活。

而当在场所有的巴比伦人在【十诫】和【神典】前许下承诺,完成仪式,那些铭刻在泥板上的神纹也纷纷亮起。

万千金色的光尘融入他们的体内和脑海,为他们彻底打上迦南人的烙印,编织出一份过去的记忆。

——记忆,是最不可靠的东西。

因为,它会欺骗我们。

科学表明,记忆往往只选择性地保存那些对我们有利的丶符合我们预期的信息。比如,当我们努力回忆过去的某个场景时,我们很难确定自己是否记住了真正重要的细节,而只会记住那些符合我们想像的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