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23章 真是张四维这个扑街啊(2 / 2)

朕就是万历帝 破贼校尉 4513 字 12小时前

人情,后续是要还的!

朱翊钧拍板道:「朕意已决,以王一鹗为资政大学士,接替张师傅为内阁总理。」

众人沉下心细细一想,这样的决定也不错。

王一鹗虽然年轻,才四十六岁,但是他戎马倥偬,南征北战二十多年,跟胡宗宪丶谭纶一样,身上都有旧伤暗疾。

胡宗宪六十岁时开始频频犯病,万历二年中风,在医院躺了几年病逝。

谭纶接任总戎政使后没两年,痰症越来越严重,去年开始,几乎无法理事。

他年纪不过五十六岁啊。

王一鹗看着刚毅直猛,但身体肯定没有潘应龙好,这两年脸色看着差了很多。

这一届上不去就五十六七岁了,那时的身体怎麽样,令人担忧。

潘应龙比王一鹗小两岁,再等十年,也才五十四岁,他这样的身体,正值年富力强!

可是皇上怎麽安排潘应龙?

接任王崇古的右丞一职,担任王一鹗的副手?

那内阁就热闹了哦!

朱翊钧继续说:「海公时常对朕说,他这个御史中丞,做得不甚爽利,为什麽?憋屈!要顾全大局,不能狠狠地严惩贪官污吏。」

众臣笑了。

海瑞这个性格,他在御史中丞职位上,官员要是犯事在他手里,不死也得脱层皮。

可是总不能一刀下去把所有的官员全部砍死吧。

惩前毖后,治病救人!

这是皇上给都察院题的词,定的职责。

为了拉住这头犟驴,皇上也没少费功夫,搞得君臣俩都很累。

趁着换届,海瑞想退下来,朱翊钧也巴不得。

「朕就遂了他的心愿。免了他资政大学士和御史中丞的职,委他为大理寺正卿。」

按照万历新政官制,大理寺正卿连资政学士都不是,只是加一个朝议大夫。

但是他的官阶很高。

最初定的是从二品,后来被朱翊钧提了一级为正二品,列同内阁左右丞丶左右仆射丶御史中丞。

海瑞从御史中丞移任大理寺正卿,品阶没调,只不过没有实权。

不过海瑞很满意这个职位。

因为贪官污吏要是被都察院查处,移交给检法厅向司理院公诉,说明他罪大恶极丶证据确凿,进入到刑事诉讼,那往死里判都可以。

「朕以王崇古为资政大学士,接替海公为御史中丞。」

朱翊钧的这个决定,在众臣意料之中。

但是接下来的决定,却让大部分资政们大为震惊,出乎意料。

「朕以徐贞明为资政大学士,接任内阁左丞。

同时成立西北开发与建设委员会,负责制定陕西丶甘肃丶昆崚三省,青海丶象雄两宣政司以及蒙古前翼丶右翼的开发与建设」

除了陕西甘肃,其馀都是大明新近扩张的领土,西至玄河丶咸海,南至象雄大雪山丶葱岭和月氏河。

几乎占大明一半疆域,确实需要一位重臣主持开发和建设事宜。

只是众资政很疑惑,为什麽是徐贞明?

为什麽任命种树总督为资政大学士,出任内阁左丞,仅次于内阁总理的第一副政相?

凭什麽啊?

难道就凭他树种得好?

徐贞明也很突然,有些不知所措。

他以为被安排在王一鹗身边,只是皇上体恤他劳苦功高,把他的座位排在前面,以示尊荣。

没有想到,不仅有尊荣,还有实惠。

居然补自己进资政大学士,出任内阁左丞。

真是太意外!

朱翊钧似乎看出许多人心里的想法,不客气地说:「没错!徐贞明能被朕选为资政大学士,出任内阁左丞,就是因为他树种得好。

徐孺东在西北理政十几年,兢兢业业,兴水利丶种树木,把数千里戈壁沙碛之地变成了塞上江南。

功在千秋!

朕选徐孺东为资政大学士,内阁左丞,就是告诉万千大明官吏,你可以不必才干超群,精明能干,但是只要你勤勉肯干,踏踏实实为大明社稷做贡献,为大明百姓谋福利,朕就会重用你!」

张居正和海瑞异口同声地喊道:「皇上圣明!」

其馀众人也跟着喊道:「皇上圣明!」

朱翊钧端起茶杯喝茶润喉咙,但是会场里的气氛变得有些微妙。

有些资政在互相传递着眼神。

皇上要把资政大学士扩为五位,那麽新增的第五位资政大学士,会花落谁家?

潘应龙?

还是潘晟?

又或者近期上蹿下跳的张四维。

想到这里,众人不由地转头看向坐在戚继光身边的张四维。

不会真的是他吧!

张四维脸色变幻不定,脸上的肌肉微微抽动,挤出的笑容有点僵硬。

朱翊钧放下茶杯,继续说。

「朕决定,取消考成法中央指导委员会,相关职权归并吏部。相关人员并入吏部和光禄寺。

同时精神文明建设委员会改名为精神文明建设指导委员会.」

众人心里顿时明了!

还真是张四维这个扑街啊!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