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41章 新朝第一富贵
帝制时代,宗室制度,是影响朝廷,乃至于影响整个国家的要紧制度,毕竟天子神权合一,国家一体。
所谓朕即是国家。
这并不是一句空话。
皇帝是国家的主心骨,皇帝的家庭,也在某种意义上影响着这个国家的前途命运,那麽自然而然,就要给这个国家,定下来一些规矩。
而李云,作为将来的太祖皇帝,他恰恰就是能够定下这个规矩的人。
宗藩制度,是很复杂的。
先前,李皇帝已经定下来了,非大功不得世袭罔替,这实际上,在某种程度上已经大幅度削弱了宗藩。
如今,皇子不必封亲王,甚至不必授给爵位,则是他在位十年之后,往宗藩身上砍下来的另一刀。
不过,这个时候,李云就不是自己一个人做主了,他的长子,大唐未来的皇帝已经长大了,趁着皇三子将要成人的时间,李云很想听一听自己这个长子的意见。
太子听了李云的话之后,有些怔神,他低着头思考了许久,才回到了父亲面前,认真看了看父亲的表情之后,他才微微低下头:「父皇,毕竟都是一家人。」
他默默说道:「不说我们这一家,假如这个规矩将来作为成例传之后世,那麽同辈皇子之中,有人会坐到九五至尊的位置上,也有人…连得爵也难。」
太子殿下低声说道:「这恐怕,会让人心中不服气,再有,这样做也会削弱宗藩势力,再加上王爵不得世袭罔替,这样一旦后世,有一个皇帝子嗣不兴,恐怕整个朝廷上下,连一个李家的亲王也不会有。」
「甚至郡王,都会相当少见。」
太子人当然是不笨的,他说的也完全没有问题。
如果按照李云构想的这个制度,后世皇帝也一丝不苟的执行下去,那麽将来的确可能会出现这种问题。
皇嗣兴旺还好,一旦连续两三代人皇嗣不兴,前几代封的王爵又被代降了下去,那麽朝廷里,就真的会出现无有李氏近支王爵的情况。
宗藩的势力乃至于地位,将会被朝臣勋贵,给完全碾压。
皇帝陛下闻言,先是低头看了看自己在桌子上的文书,又沉默了一会儿,才缓缓点头:「我儿说的不错。」
他默默说道:「是父皇想的少了。」
人考虑事情,总是会从自己的角度出发,李云现在已经有十一个皇子,准确来说,应该是十二个。
去年因为怀了身孕,被留在金陵的陆昭仪,也成功诞下皇子,而且此时已经在返回洛阳的路上,估计这个月就会回到洛阳。
这就是李皇帝的第十二个皇子了。
而且他今年才四十岁,不出意外的话,生二十来个不是什麽太大的问题,如果他想,甚至可以生下更多。
但这是开国之初,国运昌隆的情况。
遍观史书,越到中后期,皇帝的生育能力就越会出问题,皇子的数量可能会越来越少,到最后,皇帝绝嗣然后从旁支过继的情况,也并不罕见。
「那就定额罢。」
李皇帝看向太子,说出了自己预想的另一套方案:「一代人之中,除皇储外,至少封给一个亲王,三个郡王,这样可以保证宗藩不至于衰弱。」
「又不至于全然凭靠出身,就裂土封王。」
太子殿下想了想,深深低头道:「父皇圣明。」
他想了想,又说道:「父皇,咱们家开国之前降生的皇子,便只有我们三人,如今朝廷初建,正需要拔高宗室的地位,儿臣以为,开国之后出生的弟弟们,可以酌情授爵,至于三郎…」
「还是一样受封亲王罢。」
皇帝陛下思考了片刻,然后看了看太子,满意点头,笑着说道:「我儿开始理政之后,的确长进了许多,看来以后遇到事情,咱们父子之间,可以多多商量了。」
太子殿下听了皇帝的夸奖,也面露喜色:「儿臣,一定继续用功。」
皇帝陛下点了点头,没有再说话,太子殿下于是躬身告退。
等到太子殿下离开之后,李皇帝召来顾常,吩咐道:「去召三郎来见朕。」
顾常应了一声,连忙迈着小碎步去了。
他一路来到了秦嫔宫里,弓着身子低头道:「昭容娘娘,陛下唤三殿下,去甘露殿相见。」
秦昭容连忙低头应了声是,然后招来了儿子。
此时的皇三子李苍,已经生得比她还要高一些了,但只是中等个子,不仅远不如越王那般高大,也不如太子殿下生得高挑。
他像他母亲,生得白皙,又偏瘦,很有些书生气,在天子前三个儿子里,也最喜欢读书。